□ 通讯员 郑增纲
11月27日清晨,车辆出巍山县城一路往南18公里后,右转沿着S型水泥路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之间行驶了六七公里,又沿着一条仅容一辆车子勉强通过的土路蜿蜒而上。半小时后,位于海拔2000多米、地处巍山县城最南端的合作村断山蜂蜜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便呈现在眼前。
深山酿好蜜
虽已是冬天,但在基地成片的天然野坝子花丛中,勤劳的中华蜂成群结队、来回穿梭,嗡嗡的蜂鸣声与山间的鸟鸣声相映成趣。山坡上,合作社社员字荣新小心翼翼地从蜂箱里取出一块块蜜板,一旁的女工迅速将蜜板运至不远处帐篷内的取蜜点,手脚麻利地割蜜、摇蜜,山风吹过,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野坝子蜜香透过帐篷,在山间弥散。
“这里气候温和,生态环境好,无污染,各类野花繁多,尤其是野坝子很多,产出的野坝子蜜有股野坝子花香味,甜中微苦,还有清凉解毒、消食化积的功效,质量真的很好。”巍山县巍宝山乡合作村党总支书记李为鉴和驻村工作队员苏增强一边打开蜂箱察看蜂蜜成色,一边向笔者介绍,断山蜂蜜在生产过程中,从饲养到割蜜、摇蜜、过滤、装瓶、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要求,精心制作。
合作兴产业
字荣新告诉笔者,村里很多人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养蜂的传统,但由于用的是老式养法,产量低,效益不高。去年字荣新加入合作社,经过多次专业的技术培训,家里的蜂群管理得越来越好,由10多箱发展到现在的30箱左右。“去年采割蜂蜜60多斤,收入7000多元,在合作社当管理员,每月工资2000元,既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字荣新说,今年他家蜂箱数增加,收入也会增加,一年下来,养蜂收入加上管理工资,能有3万多元钱。”
家住密海底一社的苏绍全今年47岁,2014年因缺资金、缺技术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退出。去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养殖15箱中华蜂,由于管理得当,今年发展到30箱,经过培训,他成为合作社的管理员,有了管理工资和养蜂双向收入。“传统养蜂一箱能割蜂蜜1斤多,跟着合作社实行标准化养殖后,能割到3斤多,价格不变,收入却翻了3番。”苏绍全说。
合作村委会辖底毕、密海底、盟铺马3个自然村,共11个村民小组、536户1962人,属于典型的深山村,脱贫前受地理位置限制,全村经济落后,贫困人口较多。2018年10月整村脱贫以后,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村“两委”通过实地考察,决定在辖区内发展中华蜂养殖,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去年合作村成立断山蜂蜜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和下关的一家养蜂企业合作,企业出售蜂群,专技人员驻村蹲点对合作社社员和有养蜂意愿的脱贫户进行了2个月的技术培训,巍山县扶贫办、县农业农村局先后请专家分8批次对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养蜂培训。合作社将传统的中华蜂土法养殖转变为活框养殖,对蜂箱木料材质、规格尺寸、蜂王品质等都做出了精确要求。去年,在挂钩单位省档案局的帮扶下,投资6万元,购买中华蜂群200多箱,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动员组织有意愿的20多户脱贫户参与中华蜂养殖,通过点对点培训、技术升级,提升了蜂蜜品质和产量。当年合作社养殖的中华蜂产出蜂蜜200多斤,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万元。
据李为鉴介绍,今年,合作村争取到154万元的沪滇扶贫协作资金支持,并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与昭通的一家企业合作,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000箱,带动周边农户养殖1000箱左右,其中带动脱贫户81户加入养殖。“基地共有养殖点10个,目前在5个点已采割蜂蜜2000多斤,这几天正组织工人加紧采割,预计今年蜂蜜产量不低于5000斤,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在60万元左右,纯利润30万元左右,村里的其他养殖户户均可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李为鉴说,合作社养蜂利润35%用于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运营经费,15%分配给2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集体提留50%,主要用于村内垃圾分类清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
致富路更宽
蜂蜜质量好,根本不愁卖。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商标、统一装罐、统一销售,形成以培训、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巩固脱贫成果产业链。通过订单销售模式,产品主要销往昆明、北京、上海等地,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
“去年的一位客户今年订了1700多瓶250克装的蜂蜜,浙江的一家酒店订了2000多瓶,产品保质不加价,价格都是120元一斤。今年计划采割的5000多斤野坝子蜜,现在基本已订购完了。”李为鉴笑着说,在沪滇帮扶项目的扶持下,明年计划在辖区内将蜜蜂养殖发展到3000箱的同时,在巍宝山乡的中和、龙潭,还有南涧的乐秋增设3个养殖点,每个点养殖500箱左右,把合作村2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中华蜂养殖产业中来,让每一户脱贫户每年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把不能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吸引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100万元以上,持续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