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头条

二○二一大理州两会·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2/03 09:35

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季度经济增速下降11.4%的情况下,形成二季度力促降幅收窄,三季度全力扭负为正,四季度趋稳回升的态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排查、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实现确诊病例全治愈、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圆满完成援鄂医疗救治任务,积极支援怒江、保山、德宏等强边固防。

——稳投资稳预期目标基本实现。掀起大抓项目、大抓投资热潮,争取到专项债券50个项目、140亿元,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28个项目、12亿元,完成规上固定资产投资858.5亿元、增长9%。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84亿元、增长2%。

——稳就业保就业保基本民生扎实有效。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9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1.8%,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35元、13645元,分别增长3.9%、7.7%。

——稳金融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取得显著成绩。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9.4%和14.7%,新增贷款217.6亿元,创历史新高。普惠小微企业金融贷款余额178亿元、增长17.3%。新增市场主体4.1万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增长0.2%。

——稳外贸稳外资态势向好。建立外贸外资企业联系机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2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15户,洱源威士忌生产等外资项目顺利落地,祥云大维肥业、宾川国巨绿色食品等企业入选省外贸“双百强”企业。

——保粮食能源安全措施有力。全州粮食产量165.3万吨、增长0.9%。生猪存栏297.3万头、增长16.9%。油电煤气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实现全社会用电129.6亿度、增长36.3%。

——保基层运转交出合格答卷。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5亿元、增长5%,支出391.2亿元、增长0.1%。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及时下达61.6亿元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守住了不发生县市“三保”突发性风险底线。

2020年主要工作

(一)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决战,乡村振兴加快推进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接续开展“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巩固”三大行动,实施扶贫项目2625个,完成投资32亿元,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3万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2.8万个。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37个州级试点村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成功打造大理古生村“活化乡愁”等示范。新建高标准农田32.5万亩。兑现农机购置补贴5031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618.3亿元、增长5.7%。

(二)切实抓好洱海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洱海水质稳定向好。扎实开展雨水冲击性污染负荷防控,实施截污体系排查整改、湿地库塘提质增效等工程,“三库连通”工程向洱海直补清水6330万立方米,洱海水质稳定趋好,国考断面评价为优,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

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被评为全国“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完成营造林14万亩,湿地面积增加2.5万亩,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8.4万亩。

(三)切实抓好大项目大投资,积极融入内外循环

项目投资不断扩大。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340亿元、增长67.5%,大临铁路和鹤关高速建成通车,楚大高速扩容等8条在建高速加快推进,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836公里。建成29个能源项目,天然气用气量增长5.5%。新基建项目建设加快,建成5G基站1938个。

消费市场稳定复苏。完成商贸流通企业升限纳统231户,“云品入沪”“线上三月街”等活动取得成效。完成网络零售额7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6亿元。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实施招商合作项目347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44.9亿元、增长14.9%,其中省外到位资金448.7亿元、增长6%。大理经开区列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大理开放平台申建有序推进。

(四)切实抓好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培植全面发力

数字经济发展实现突破。数字物流、数字洱海等项目投入使用,“一部手机”系列应用推广取得成效。

工业强州战略深入推进。6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14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6户,培育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3户。完成非电工业投资51.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4.3亿元。

“三张牌”打造持续深化。辖区发电量586.5亿度、增长21.8%,市场化交易电量82.8亿度、增长61.9%。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45个、面积69万亩,4个农产品入选全省10大名品。以“一带三道十八廊”为重点的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有序推进。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92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04.6亿元。

(五)切实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稳步提升

“7个专项行动”有力推进。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4%;新配建公厕338座,新建洗手设施6481座,净餐馆达标率100%,集贸市场提升达标12个,公共场所常消毒覆盖率达100%。

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统筹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完成生态红线评估调整,启动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探索研究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机制,州、市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各县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城市更新乡村保护步伐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2840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09.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46.5万平方米、增长36.8%。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33个,大理市城市品质提升拆除违章建筑5713平方米。稳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

(六)切实抓好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233件、州政协提案317件。司法行政部门、法律顾问法律审查作用充分发挥。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

民生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各类教育保持均衡发展,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高考一本率明显上升,职业教育、大学特色化办学水平提升。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州医院医疗核心区等项目全面推进,12县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医保资金打包付费试点成效明显。

各项工作统筹不断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10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2021年起好步开新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步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年持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围绕上述目标,强化三个突出:(一)突出重大项目推进;(二)突出重点产业培植;(三)突出重要机制创新。

抓实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实美丽大理建设

建设美丽湖区。扎实抓好洱海生态廊道品质提升和运营管理,完成“1806小镇”建设,加快洱源西湖生态搬迁,推进海东转型发展和关巍片区联动规划建设。

建设美丽城镇。扎实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大理市西洱河片区、祥云县彩云路片区为试点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

建设森林大理。全面推行林长制,抓好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防治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实施营造林10万亩。

建设公园城市。充分利用城市自然山水格局,改善城市内在环境质量,谋划打造城际公园。加快编制大理市公园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二)着力抓实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建立救助平台、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四个全覆盖”,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抓实农业增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65万吨以上。确保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470万头、优质肉牛存栏80万头、奶牛存栏7万头。

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扩大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开展企业兴村行动。抓实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稳步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加强乡村建设。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严格控制坝区无序建房。加强农房抗震改造和农村水、电、物流、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三)着力抓实城乡消费增长

促进消费升级。深入实施消费升级行动,抓实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提升滇西区域消费中心地位。

扩大农村消费。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整合县域物流快递资源,推动农村流通降本增效,提升农村消费便利化程度。

激活传统消费。落实新能源车购置补贴和税收优惠、减征二手车销售增值税、支持老旧柴油货车淘汰等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带动成品油消费增长。

提升服务消费。全面实施服务品质提升和行业规范行动,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家政服务和批零住餐服务业,鼓励发展集住、养、医、护、康一体养老服务。

(四)着力抓实民生保障

推动教科事业稳步发展。扩大普惠优质学前教育供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和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落实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确保毛入学率达到94%。

加强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智慧广电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打造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提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提速县级公立中医院提质达标、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评审。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防控应对能力。

促进社会保障提质扩面。抓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健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殡葬改革。着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

(五)着力抓实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州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大理建设。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确保高质量得到重新申报命名。实施好百村(社区)示范创建,抓实7个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抓好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过去五年的成绩与进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拼搏的结果。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是最大的短板,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5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的74.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比全国低7个百分点,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质量不优的问题突出,“产、城、人”这三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明显。产业不强是最大的制约,科技创新及人才资源支撑弱,产业层次低、链条短,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园区集聚度不高,工业投资、民间投资严重不足,开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不高,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缺乏强有力的载体和抓手。基础薄弱是最大的瓶颈,重大投资项目少,地方配套能力弱,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民生欠账多,基础设施还需加快改善。观念滞后是最大的差距,少数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开拓创新不足,资金筹措路径不宽,资源整合力度不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

过去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484亿元,年均增长7.2%,人均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5740元增长到40923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和9.3%,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过去五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43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79万人、农村危房改造24.2万户,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州42.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1个贫困村、34个贫困乡镇、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退出。

过去五年,城乡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累计完成规上投资3985亿元,年均增长11.6%。新增2个县通高速公路175公里,新增铁路里程192公里。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完成大理机场应急改扩建。7个县市实现天然气通气。滇中引水境内段全线开工。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5G等新基建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县城2个、特色小镇6个。

过去五年,绿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投入洱海保护治理资金330亿元,系统实施环湖截污、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洱海水质稳定保持III类,总体评价为良好湖泊。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达6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5%。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势头良好,完成“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过去五年,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在7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加6949元。全州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建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县市人民医院实现提质达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十四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大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政策窗口期、转型关键期、发展赶超期,面临许多重大机遇和挑战,必须找准大理迈进新发展阶段的新坐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根据州委建议,州人民政府编制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主要目标

以洱海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取得新进展,美丽湖区建设扎实推进,洱海总体保持良好湖泊水质,全州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年均增长8%以上,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以上。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流域内外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基本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得到新提升,“一城三区”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品质和形象全面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3.5%和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形成产业新格局,努力打造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长极。按照“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把大理市和祥云县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双引擎”,建立完善双核齐驱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机制,统筹布局两市县功能、产业,推动大理市和祥云县实施差异化、互补化、同城化融合发展,加快其他各县协同发展。以积极创建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双核,以鹤庆、洱源、弥渡、宾川、巍山五个产业园区为组团,构建“双核五组团”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有效聚集资源要素,打造区域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发展、资源整合共享、上下协同联创的绿色产业集群,形成与洱海高水平保护相协调、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产业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

(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以面向南亚东南亚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统筹构建“一城三区四单元”城镇发展空间布局。

(三)持续提升以洱海为重点的生态环境质量,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保护治理好洱海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

(四)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发展的时代紧迫感,坚持走“产业集聚、绿色发展”新路子,树牢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意识,加快建设“445”千百亿级产业,重点做强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4个“千亿级”核心产业;全力做大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新材料、大健康4个“五百亿级”重点产业;坚持做优生物医药、环保、金融、烟草、房地产5个“百亿级”潜力产业,以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和数字经济发展为突破,着力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五)以扩大投资和消费为重点,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抢抓政策窗口期,把抓项目作为常态化工作,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强化与国内、国际市场协同联动,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增长。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激活发展动能。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八)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对标国家、省开放发展战略,更加精准地推动对外交流合作。

(九)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幸福大理。增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初心使命感,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

(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法治大理。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2021年10件惠民实事

1

城乡住房保障和提升工程

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4000户。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7.18万平方米。实施农房抗震改造1.7万户。

2

农村水电路建设提升工程

完成219件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实施9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296千米、配电变压器620台、低压线路654千米。实施农村公路改建及安防项目1000公里。

3

就业创业帮扶工程

新增城镇就业33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3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500人,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扶持6000人(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60%以上。

4

农业科技惠民工程

对稻谷、能繁母猪等9个保险品种实施政策性保险。实施10000户以上农机购置补贴,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200场,培训务农人员5000人次以上。

5

教育惠民工程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所,资助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低于30万人次。

6

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工程

提高18万名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对象保障供养标准,为全州4.5万名两补残疾人按规定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为全州700多名孤儿等特困儿童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为全州7.2万名高龄(长寿)老人发放高龄(长寿)补助金。

7

卫生健康服务保障工程

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0个新建、16个改扩建任务,建成53个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7个心脑血管救治站。集中脱产培训1000名乡村医生,完成180名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开展3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开展1000例尿毒症肾透析治疗,开展30名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治疗。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5万人,为4000名中老年城乡居民提供免费脑卒中筛查。0-6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8

扶残助残工程

为2500名低收入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为500户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600名低收入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住院康复救助,为2000名低收入残疾人免费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9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实施820场文化惠民演出,在行政村放映农村公益数字电影10000场。低免开放体育场馆800场次、接待体育锻炼群众200万人次。

10

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建成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75个。脱贫村法律顾问覆盖率实现100%,低收入人口法律服务需求回应率达100%,低收入人口有法律援助需求时受援率达100%,脱贫村、低收入人口的矛盾纠纷调解调处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