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入伍,两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50年军旅生涯,不曾退缩、胆怯。
18岁入党,60年来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永葆军人的战斗本色。
55岁退休,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坚持发挥余热、服务人民。
——他就是党员田兴明。
4月22日,记者走进大理古城银苍社区田兴明的家中,只见这位78岁的老人一身军装,戴着党徽,依稀可见昔日风采。
红军故事激励前行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有一把承载红军故事的凳子,是35年前我父母捐赠的。”田兴明的故事从一个“红军坐凳”开始。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驻扎在贵州省桐梓县松坎乡一带发动群众。“3名红军战士到我们安宁村时,全村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在,别的村民都跑到附近的山林躲藏。红军告诉我母亲,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要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田兴明说,他母亲深受感动,便搬出一条长凳请红军坐下,又召唤躲藏的村民们回到了村里。后来,在红军的帮助和领导下,当地群众建立起了红色政权。
“从小母亲就给我们兄妹几个讲‘红军坐凳’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田兴明说,受红军故事影响,1958年,年仅16岁正在读初中的他在学校里踊跃报名应征入伍。
“临行前,母亲仔细嘱咐我,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当兵,像当年红军一样保家卫国。”田兴明说,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或是懈怠的时候,他总会想起母亲讲的故事,用“红军精神”激励自己。
共产党员不怕牺牲
当兵之后的田兴明年纪虽小,但一直追求进步。1961年,18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时部队里有好多革命英雄,能握钢枪、能上战场,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想入党,也要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田兴明讲述了他的入党初心。
1979年2月17日,田兴明所在的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按照昆明军区的部署,在云南省金平县方向对越进行自卫反击战。他在战斗中吃苦耐劳、英勇向前、不怕牺牲,荣立三等功。
1984年8月4日,田兴明所在的三十一师又担负老山军区防御作战任务,坚守前沿阵地。“有一晚下大雨,阵地上急需弹药物资,我动员组织了200余人每人背着五六十斤物资爬山越岭,艰苦运送四个多小时到前沿阵地,解了前线的燃眉之急。”田兴明说,“当时的情形很危险,但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我明白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共产党员就是要不怕牺牲!”
发挥余热服务人民
1999年2月,55岁的田兴明从大理十一军三十一师政委的职位上退休。退休后的田兴明却闲不下来,积极发挥余热,服务人民。听说贵州老家修桥、铺路遇到困难时,他先后支持上万元给老家搞建设;每逢敬老节,还会带上礼物去看望老人……
2011年2月9日凌晨,大理古城附近一根高压线被大风刮断落到草地上引发火灾。当时68岁的田兴明知道后毫不犹豫带上工具就去救火,20分钟后才将明火扑灭。“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我是党员,绝对不能让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田兴明说,“我希望最后回望一生,能对得起军人、党员这两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