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州林草局多举措统筹谋划林草发展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11/11 08:49

11月10日,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勇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森林草原防灭火、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行林长制等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和解答。

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勇介绍,今年7月,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由州林草局划转州应急局。在今后的工作中,林草部门森林草原防灭火职责转为以防为主,为着力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确保各项防火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大理州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一期已完工,结合信息化技术,建设全省联网、标准统一、互联互通、信息通畅、高效敏捷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提升林业生态保护建设信息化水平,夯实智慧林业建设基础,充分利用194个视频监控系统和卫星热点监控,加大野外违规用火和火情实时监测力度,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控,不断提升林火监测能力及野外火源管理水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力争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项整治。切实强化问题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治不彻底不收兵,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我州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加之辖区内星罗棋布的湖、海、塘、库等湿地,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目前,已查明高等植物3643种、陆生野生动物763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等51种。基本形成物种保护、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一是规范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保护地科考、古树名木挂牌等方式,摸清动植物家底。通过滇金丝猴、漾濞槭等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项目实施,不断保护、修复和扩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初步监测湿地鸟类增至58种。二是完善收容救助工作。在大理市和祥云县挂牌成立2个“大理州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护点”,主要负责收容救护蛇类、鸟类和被遗弃的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等小型动物。多年来,我州共收容救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828头(条/只)。三是加强鸟类资源保护。全州已查明鸟类641种,已观测到的鸟类品种占全省的67.5%。州县林草部门实时监测和排查鸟类疫情,积极开展鸟类环志工作,截至目前,在南涧凤凰山和巍山鸟道雄关等地开展鸟类环志11万只,种类高达282种。认真开展清网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候鸟等鸟类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和“爱鸟周”等宣传活动,提升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四是落实野生动物禁食工作。通过部门联动,打击非法捕猎及非法交易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源头监管,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全州林长制工作有序推进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目前,结合前期试点,全州林长制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试点层面,剑川县作为全省林长制试点县之一,县内8个乡镇和红旗林业局分别成立林长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召开林长制(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初步划定11个县级林长责任区,各责任区分别由一名副处级以上领导担任林长,同时划分出88个村级林长责任区,将县级部门同村级林长责任区挂钩,目前乡镇林长及林长责任区细化工作正在落实中。县林长办初步拟定了剑川县林长制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督察制度、县级考核办法、投入保障制度,为全州推开林长制奠定基础、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二是全州面上工作,州林草局迅速组建工作专班,组织考察组赴贵州省黔南州考察学习,充分学习借鉴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制定出台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大理州实施意见。到今年年底,将建立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州、县(市)、乡镇(街道)设立双总林长,分别由同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林长,分别由同级党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村(社区)设林长,由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组设专管员。制定了严格生态资源保护管理、推进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灾害防控、深化森林草原湿地领域改革、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

林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十三五”以来,我州抓实各项林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项目,严格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末,全州森林覆盖率为65.51%,森林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为62.41%。

一是生态修复全面加强。持续加强对1468万亩森林资源重点管护,继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096.82万亩。累计实施营造林20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累计完成3230万株。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全力推进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环湖生态修复,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二是资源监管持续压实。洱源西湖、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并公布,12县市完成一般湿地认证。探索涉林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工作,持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夯实智慧林业建设基础。三是林草产业稳步推进。聚焦经济林果产业、林下资源开发、林下养殖、森林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全州林草产业总产值达255亿元,涉林产业已成为广大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服务发展成效明显。积极做好发展要素保障,全力做好应对和病虫害防治,全面落实行业扶贫任务,推进林业生态扶贫,加快推进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五是涉林改革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培育,平稳承接草原划转后的工作衔接,草原监测调查统计、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管护与执法等工作有序开展。

“十四五”期间,全州林草部门将进一步统筹谋划林草发展,把林草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马丽芳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0.2、

FM99.9

收看方式: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视频号、大理广播电视台官方抖音号。《大理日报》“社会”版每周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8881027

0872-88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