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铠溪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复杂,人文生活独具气质风格,自古以来,在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等问题上形成了特有文化。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注重继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地区文化风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丰富产业样貌、打造宜居环境、塑造文明风气、提高治理效能、追求共同富裕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新路径、新方法。
将少数民族文化植入产业建设,丰富产业样貌。要深入挖掘整理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拓宽精神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的方式途径。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创新文化产业内容形式。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样貌丰富和内容提质可利用生产方式升级、人文观念变迁、本民族现代化进程等项目主题进行科学规划,以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等概念作为串起文旅产业上下游的品牌主线,凸显本民族的独特性、趣味性与故事性,彰显古老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勃勃生机。在此基础上,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探索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网络发挥经济效益新途径,探索本民族艺术教育、民俗展示、技艺传播、文化交流、非遗传承等数字资源建设,挖掘推介特色乡村、特色技艺等优秀代表,创作出一批新的反映新时代精神文化风貌的本民族特色文化作品,开拓线上营收新渠道,增强以往主要依赖线下营收模式的风险抵御能力,形成乡村创收致富新局面。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宜居环境。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待环境保护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同时要注重将少数民族特有的自然观、生态观融入到人居建设中,在进行宏观的环境改造、设计规划、资源开发、建筑布局过程中,彰显人类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独特理念,打造共生共融的整体环境,形成乡村整体特有的民族风貌。
用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涵养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之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要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中勤俭节约、勤劳勇敢等传统品质,引导其与当代美德有机结合,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而有利于在具体层面推动婚丧嫁娶改革、村规民约建设、孝老爱亲宣传、邻里和谐倡导等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中广泛存在着以歌颂先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精神为主题的英雄崇拜、文化留存,对此要予以充分传承保护和发扬,彰显特有的进取精神和雄浑气魄,以唤起群众的奋斗豪情,而这也契合倡导文明乡风、提升人口素质的价值要求。
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有风俗习惯提升乡村治理经验效能。少数民族文化中对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道德准则等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理念与禁忌风俗,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进程中,要结合地区特点对村规民约、政策法规等制度措施进行合理调整适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其进行科学引导。要合理利用这些行为规范、社会关系、宗族形式等所具有的影响力、协调力,引导其融入乡村治理实践,结合乡风文明等文化建设成果,通过组织活动、树立碑刻、订立公约、编创剧目等方式将乡村治理的先进理念具象化,使少数民族群众对于现代化的制度政策、规划安排能够发自肺腑主动认知、学习接受、投身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共同富裕。多民族聚居的人文环境形成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地区风貌异彩纷呈的和谐局面,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等问题上,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民族团结。各民族发展经验、自身特色、价值取向等理念形式可以相互吸收借鉴、融合增效,各民族各乡村产业发展可以实现上下游配合联动,实现产业集聚。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提质增量,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拓宽多民族致富途径,有利于形成以点带面、村村联动的活跃气象,助推少数民族地区以勃勃生机,积极投身于共同富裕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