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祥云正面临打造滇西产业中心、百万人口千亿产值城市和推进“大祥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建设好“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国际商贸服务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真正解决产业培植和工业发展差距问题,必须高质量答好“大理之问”。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职能,要精准定位,担当作为,为答好“大理之问”、推动“大理之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要传承红色基因,为答好“大理之问”凝心铸魂。祥云要答好“大理之问”核心在于凝心铸魂。“思过往才能明未来,知兴衰方可强自信”。祥云是革命先驱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的故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策源地,有抗日战争时期重要驼峰航线转运站——云南驿机场,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滇西工委、中共滇西地委革命活动中心,有着深厚、丰富的红色基因。答好“大理之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锻造一支始终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干部队伍。要大力挖掘祥云底蕴厚重的红色资源,以祥云“红色传承”干部现场教学基地为主阵地,不断拓展延伸辐射红色文化滋养党员初心、砥砺干部品质、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子孙后代的独特作用,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守正凝心铸魂。要紧紧抓住全面深入贯彻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这条主线,清醒认识祥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传承弘扬先烈先辈们在危难之时义无反顾担当民族大义的英勇无畏精神,认清发展大势、找准发展路径、砥砺拼搏精神,以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斗志,在实践中回答好“大理之问”。
要强基固本,为答好“大理之问”夯实堡垒。祥云要答好“大理之问”,基础在基层。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实施“堡垒”工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拿出“工匠精神”、用足“绣花功夫”,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分类别分领域提升农村、城市、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要实施“头雁”工程,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动态管理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让基层干部发展有空间、努力有希望、干好有出路。要实施“先锋”工程,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标准程序发展党员,强化各党(工)委审查把关责任,落实发展党员联审制度,确保发展党员质量。要实施“善治”工程,强化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推进“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要选优配强,为答好“大理之问”选育干部。祥云要答好“大理之问”,关键在干部。要立足省委、省政府把祥云建成区域产业经济中心城市新要求,围绕州委、州政府“大祥巍一体化”现场推进会议对祥云的新定位,着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干事干净、敢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紧盯祥云产业结构不优、绿色转型不快、开放程度不高等短板弱项,聚焦“十四五”目标任务和州第九次党代会部署,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一线选人、事上选人、难处选人。要突出能力素质选人,合理选拔使用专业型和复合型干部,选拔适应新发展阶段、具备“七种能力”的闯将型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形成激情奋进的强大动力。要突出实践实干实效选人,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让敢于直面问题、善于破解发展难题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形成能上能下的常态化机制。要强化干部培训培养,举办好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加大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要创新干部锻炼机制,针对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量身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力度,推行挂职锻炼全程纪实和召回制度,把挂职锻炼作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磨刀石”“试金石”,锻造一支能够答好“大理之问”的干部队伍。
要筑巢引凤,为答好“大理之问”汇聚人才。祥云要答好“大理之问”,抓手在人才。要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打造人才成长“高地”、人才政策“洼地”,为各类人才集聚祥云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以实施“彩云优才”工程为抓手,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爱才制度体系,提升人才工作环境,把人才聚集到推动新时代祥云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要健全完善人才回引工程体制机制,实施人才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加强与昆明理工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合作,推动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理分园、滇西大现代产业学院和大理州(祥云)职教园区,构建校地合作新模式,引进企业紧缺人才。要做好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出台奖补政策,从人才公寓、户籍、就医、减税降费等方面,强化人才激励保障。要以“集中建园”为契机,加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建设一支总量足、质量高的人才队伍,为答好“大理之问”、推动“大理之变”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祥云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