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杨春平:以“非遗”为原点 倾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3/02 09:06

□ 通讯员 杨舒婕

杨春平的名字,在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村民心中,这位驻村第一书记的生活总是与音乐、绘画和舞蹈相伴,与“非遗”相关。而在大营村这样一个拥有浓厚民族文化气息的村庄里,杨春平以“非遗”为原点,发挥专长,与全村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倾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非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营彝族干部,杨春平从小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熏陶,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文学、地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歌舞等领域的研究。依托大营哑巴文化,杨春平参与编撰《大山哑神》《大山哑神跳千年》等刊物,创作舞蹈节目《姆的馁》,并荣获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和“传承奖”。

近年来,“哑巴节”将大营村这个曾经隐藏在深山中的村寨逐渐引上了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这和杨春平在这片土地上开展的文化调查研究及推广密切相关。2021年,杨春平作为文化人才被选派为祥云县“万名人才兴万村”人才服务团成员到大营村开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杨春平与全体驻村工作人员、全村党员干部一道,努力挖掘乡土、乡情文化,着力抓好大营村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依托“土陶制作技艺传习所”“赶灯会传习所”“哑巴节传习所”“非遗扶贫工坊”“非遗+旅游传习所”等多个非遗保护传承场所,驻村工作队共组织近100名群众参与民族歌舞、刺绣等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制作出售传统手工艺品、文化创意商品,从而提升各族群众就业能力水平,不断扩大传承队伍建设,增加群众收益。

田野“工作坊”搭建交流沟通桥梁

2021年以来,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田野“工作坊”在大营村遍地开花。杨春平带着驻村工作队积极谋划,利用闲暇时间在活动广场、家庭院落、田间巷道等地方组织村干部、老人、妇女、儿童、青年,依托“工作坊”搭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开展“村民茶话会”“村民访谈”等活动,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群众所想,倾听村民所乐,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的各项方针政策、传统民俗文化、乡风文明等内容。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各族群众进一步加深了解,参与村庄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

“多管齐下”传播文明乡风

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杨春平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组成乡村振兴宣传教育小组,结合乡村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工作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推进会,进村入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及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依托“工作坊”茶话会,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成为大营村村民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此外,在他们的努力下,示范典型评比、村民黑白榜等常态化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完善,文明乡风正吹进各家各户。

杨春平说:“我出生在大营村,是乡亲们养育了我,民族文化让我心醉。作为一名干部,能参与到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是一件很光荣、很有意义的事情。下一步,我将继续尽我所能,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