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大棚书记”罗清华:让村民赚钱顾家两不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4/12 10:13


3月29日,罗清华(右一)在大棚中打理花卉和蔬菜。

□ 特约记者 李灿美    通讯员 江静龙 夏家琰   张丽春 文/图

走在漾濞县顺濞镇哈腊左第九村民小组的水泥路上,还未到罗清华家里,远远地就闻到了兰花的清香。这位爱花的农家人,几年前建起了漾濞山村里的第一个花卉种植基地,把山里培育的花卉远销国外。如今,他适时转型改做菜商,把各种时鲜蔬菜种进大棚,同样培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新天地。

今年49岁的罗清华, 1995年8月入党,是哈腊左村第一支部书记,也是村民口中的“大棚书记”。

哈腊左村有313户1351人,耕地3000多亩,历来以传统种植为主,产业单一,交通闭塞,村民们的生活比较困难。为了谋生,青年人外出打工。当年的罗清华凭着一股闯劲和干劲,承包的建材厂收益很好,在村中一直是个“人物”。

“在农村,很多人有想法,但缺乏资金,不敢冒风险,我尽我所能带动大家一起发展。”罗清华说,这些年他参加了县里、镇里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特别是到上海参加沪滇协作培训,让他大开眼界,增添了胆识。

2018年,罗清华将周边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建起了大棚,种植花卉。2019年,花卉种植面积达20多亩。期间,罗清华还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并在植保专业毕业的女儿和女婿的技术支持下,花卉种植基地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花卉订单不断、供不应求,年产值90多万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如今村里修通了路,水电配套设施齐全。基地虽然不算大,但不愁销路。”罗清华介绍,目前哈腊左村有500多人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数是妇女、小孩和老人。为了让留守村里的村民既能顾家又有钱赚,他把种植基地的工作时间调整成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6时,每人每天80元工资,加班人员还能按时单独付费,长工有3人,最多时每天用工量达50人,每人每天最高可挣到130元至150元左右。

“我已经在这里干了三年多,这份工作很适合我,可以照顾老人、接送娃娃,早晚还可以喂猪、喂鸡和照管自家田地。”第九村民小组村民罗金丽高兴地说,以前,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只能靠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在家养猪和鸡补贴家用,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她每年在基地打工的纯收入近30000元,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如今的哈腊左村,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筑起通达网,从山脚直通村里,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半山腰上一排排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给黄瓜苗牵线,罗清华和妻子则忙着插花卉苗……

“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实际,我们的产业也需要适时调整和转型,把这些大棚充分利用起来。眼下卖完了辣椒,又可以接着卖黄瓜了。”从2020年开始,罗清华的43个大棚已经陆续转型蔬菜种植,主要种植辣椒、黄瓜、番茄等时鲜蔬菜。

“花卉也还继续种着,主要供应州内外的旅游基地。”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是罗清华的初衷和心愿,他说:“我也一直在摸索和思考,考虑露天种植和线上电商销售,和村民一起继续干下去。”

“我们镇将产业振兴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认真按照‘一村一品’抓好各村的支柱产业,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等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并积极引进在外务工、有技术的人才回乡发展。”漾濞县顺濞镇副镇长祁振光介绍:“下一步,我们主要针对各村产业转型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指导,并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把闲散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