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关友芳 文/图
5月21日上午,伴着阳光,迎着微风,2022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在大理市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集中展示活动也在这里火热进行。
本次科普集中展示活动共有79家单位参展,设立展位120个,涉及生物多样性、无人机驾驶航空器、5G智慧工业、现代农业示范等各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科普知识展示、科技为民服务等活动。
步入展区,首先是义诊展位,现场看诊、中医理疗、推拿按摩、健康科普、免费“大锅药”……各家医院的展位吸引了市民纷纷前往。再往里走,有无人机、机器人、望远镜、动物标本、化石、植物种苗等科普展示,还有一些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感较强的科学小实验、DIY制作等,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其中。
在云南省汪景琇院士工作站展位,三台小型天文望远镜引得许多孩子争抢着上前体验。“这三台小型天文望远镜白天可以观测太阳,晚上可以观测月亮,也可用来看远处的风景。”参与院士工作站研究工作的大理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刘雪杰向记者介绍,“云南省汪景琇院士工作站依托大理大学建设,目前主要从事天文与气候变化等研究,团队获得八项软件著作权、两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在云南省地震局展位,正在运行中的隔震建筑模型让市民大开眼界。云南省地震局参展人员杨芳现场操作演示,模型通过模拟在同一地震场景中“传统建筑”与“隔震建筑”受力后的晃动对比,直观地呈现出减隔震技术在建筑物中有效减轻地震损失的作用。杨芳说:“云南是地震多发省份,也是建筑减隔震技术运用广泛的省份。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是以柔克刚,把建筑物的硬抗震转变为柔减震,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的目的。”活动中,云南省地震局还发放了多种防震避震自救常识宣传手册。
“这个创意真好!”得到市民称赞的是云南省动物学会印有野生动物图案的口罩。“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多熟悉一些物种,进而激发大家参与到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来。”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杨春燕告诉记者。他们还带来了原生物种、入侵物种的贴图游戏,吸引了很多孩子。“通过互动性学习、沉浸式游戏,把生物多样性融入到游戏中,能够让孩子们更快、更容易学习到知识,熟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杨春燕说。
活动现场有很多中小学生的身影,他们对科技充满了好奇,每到一个展位都会停留一段时间、认真听讲解、争着参加体验式项目。和同学一起看完无人机展示的下关四中正阳校区学生赵孙昊说:“今天不仅增长了见识,还丰富了知识。”
本次科技活动周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异彩纷呈。21日当晚,在大理州博物馆还举办了“科学之夜”活动。5月20日晚,举行了无人机表演秀活动,千架无人机升上大理夜空,苍洱大地亮起对所有人的“最强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