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干部“老龄化”、队伍“青黄不接”、编制“难上加难”“新鲜血液”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做好年轻骨干的“传帮带”是关键所在,多理解、有耐心、重示范,让年轻骨干早日“开花”是核心。
多理解,是挖掘年轻骨干的前提。当前的年轻一代,尤其是90后,00后,他们的成长都是在父母和老师们的“肩膀”上“起航”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判断能力都是与当前社会形势相“匹配”的,只有我们“看得惯”、多理解年轻人的所思所做,才能与年轻一代顺势而行,挖掘年轻骨干的可能性也将实现。
有耐心,是培养年轻骨干的关键。其实,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与单位其他同事,尤其是老同事之间的代沟并非不可逾越,他们只不过喜欢用自己的判断行事,大多时候也是在用创新思维实现工作“量变”的。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走一些弯路甚至犯一些错误,不能遇事必求全问责,而要多一些包容,以鼓励为主,激发年轻干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让他们有信心,培养他们也得有耐心。
重示范,是让年轻干部“开花”的必须。在培养干部的过程中,不能只动口不动手,给年轻干部施加的压力一定要适量,不能越多越好;作为领头羊,只有多带头示范,才能让年轻干部在“配合”过程中学到干事创业的好经验好方法。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学、交流探讨、共同提高”的思路,精心挑选老干部与年轻干部进行“传帮带”结对,推行师徒制帮带培养,帮助年轻干部提高综合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总而言之,培养年轻骨干如果只知道给他们加担子,很少进行业务指导,不抽出时间亲自带着一起干,那年轻干部总有干不完的任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失去上进的动力。我们要让年轻人“开花”,就要知晓如何提升年轻干部队伍的自身“造血”能力,只有让年轻人掌握好“看家本领”,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才能保持活力,创造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