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县市

相约苍洱畔 筑梦洱海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洱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1/21 08:31


洱源县城


秀美洱海源

□ 本报见习记者 张洲

洱源是白族舞蹈家、艺术家杨丽萍和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桂科的故乡,是“清华园中的举火人”施滉的故里;素有“高原水乡”“梅果之乡”“乳牛之乡”“白族唢呐之乡”“中国温泉之城”等美誉;有以“一业、二源、三水、四味、五花”形成的最为鲜明的亮丽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洱源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州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县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砥砺奋进,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态优良、民族团结、人民幸福、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

调结构、促发展

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洱源县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增投资和促消费并举,强改革和优环境并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71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递增8.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2亿元,年均递增21.48%。绿色农业总产值累计达49.3亿元,32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洱源梅子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洱源产业园区产业布局加快优化,淘汰产能落后企业13户,完成技改升级15户,培育国家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户。“绿色能源牌”全面打响,建成光伏电站7座,被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荣誉称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帝亚吉欧洱源威士忌酒厂、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十年来,累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33.4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38.9亿元,引进项目335个。

战贫困、谋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洱源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8.97亿元,7487户29885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个贫困乡镇、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建立健全“一平台三机制”,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18年以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累计投入35.53亿元。高位推进“两河一湖”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凤羽振兴村、佛堂村、海口梨园村被列为乡村振兴州级试点村。

护洱海、优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洱源县切实树牢源头意识、扛实源头责任、展现源头担当、作出源头贡献,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累计投入83.64亿元,实施保护治理项目70个,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7座、处理站95座、管网1119公里,农户污水处理设施54600个,实现洱海流域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重点抓实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森林洱源”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34%。五级垃圾清运机制全面建立,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投资1亿元建成洱海流域畜禽粪便综合治理项目,构建起减排降耗、资源回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完成西湖中登村生态搬迁安置,实施非煤矿山生态修复29座,增绿复绿2.48万亩,恢复生态湿地2.48万亩,新建湿地2.43万亩、生态隔离带1.39万亩。“三库连通”工程累计直补洱海清水3.12亿立方米,生态治理河道188公里,茈碧湖、弥苴河分别被评为省、州“美丽河湖”,流域9个水质断面实现自动化监测,主要入湖河流总体消除Ⅴ类及以下劣质水体,创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抓项目、强支撑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洱源县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工程,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大丽、上鹤高速洱源段建成通车,大漾洱云高速完成路基建设,国道214线提升改造、牛沙公路等10条交通干道建成通车。1653公里农村公路建成投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472公里。建成县城中心客运站1个、乡镇农村客运站点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90个,通行政村和通乡道路油路化率均达100%。三岔河、绿茵塘、凤羽河等水库和大理海东直饮水工程建成投运。实现10个小区(村)通天然气,完成输变电线路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供电可靠率达99.74%。动力电、4G网络、光纤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G网络实现县城和9乡镇政府驻地全覆盖。整合投入21.7亿元,完成县城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一批市政道路、供水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新建改造九台路等市政道路20条,开发碧桂园等18个房地产项目,县城建成区面积比2012年增加49.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卫生县城。

办实事、惠民生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洱源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普惠性民生事业和基础条件。新建公办幼儿园14所,投入7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905个,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洱源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完中,县职业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5.1%,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县医院住院楼、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县中医院整体搬迁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建成住宅小区16个、保障性住房10.29万平方米,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6390户、农危改及抗震安居工程25116户。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县城南农贸市场搬迁、玉湖公园、宁山公园提升改造、茈碧湖观音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完成。“海之源”民族文化广场、县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县敬老院、温泉游泳馆、标准化公共体育场建成投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施滉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

抓党建、强治理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洱源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民主聚力量、以法治护发展、以团结促实干,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全面从严全面过硬,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5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全面提升,54个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打造完成,李桂科同志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家庄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四个国家级荣誉。“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发挥,全县上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下一步,洱源县将持续推进源头保护治理,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持续推进县域经济增长,坚持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严格落实项目挂钩责任制,全力推进年度重大项目。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争创与源头保护相协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持续推进各项事业进步,持续推动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供给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满足人民生活新期待。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及时堵塞监管漏洞、补齐治理短板,把全县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洱源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数说巨变

十年来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71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递增8.03%;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2亿元,年均递增21.48%;

32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

绿色农业总产值累计达49.3亿元;

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33.4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38.9亿元,引进项目335个;

累计投入83.64亿元,实施保护治理项目70个,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7座、处理站95座、管网1119公里,农户污水处理设施54600个,实现洱海流域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统筹:赵正琳 黑毅鹤

策划:施贵兴 刘  颖

朱  蕾 苏云慧

绘图/版式:何俊倬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