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政忠 夏家琰) 时下,漾濞县顺濞镇小村村的1200亩贡菜长势喜人,成片的苍翠点缀着冬日的田野。
“以前,没有技术、没有门路,我们村的土地在这个季节只能用来种植小麦、蚕豆等传统作物,有的还直接撂荒了。”小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漾濞县静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静晶介绍说,如今小村村搞起了贡菜种植,不仅把土地用了起来,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
据罗静晶介绍,顺濞镇小村村以党支部为引领,由合作社带动8户种植大户,再由这8户种植大户辐射带动全镇5个村300多户农户一起种植,合作社统一免费提供贡菜种子,最后进行订单回收。“全镇贡菜可实现亩产2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60元计算,每亩可以收入12000元,预计种植户户均可增收1万元以上。”罗静晶说道。
万寿菊,也是顺濞镇的又一个增收产业。近期,在顺濞镇瓦窑村,昔日“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的低产土地里,自种上了万寿菊后,就成了“山花浪漫”美丽田野。该村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订单模式,引导群众种植万寿菊。“在13户党员户的带头下,全村36户农户与大理健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万寿菊种植收购协议,让农户不愁销路,实现稳步增收。”瓦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梅竹芳介绍说。
“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有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蜜蜂。在顺濞镇新村村,随处可见做工精细的蜂箱,放置于农家房前屋后,无数只蜜蜂来回穿梭,生趣盎然。
“我们老一辈人也养蜜蜂,但养得少,产的蜂蜜就自己吃,现在养蜂的人越来越多了……”说起养蜂,村民罗海玉打开了话匣子,“养蜂其实很划算,平时不用过多投入和管理,一年下来,一箱蜂可以产出2公斤左右的蜂蜜,一斤能卖100多元,我家养了70多箱蜜蜂,收入还是可观的。”
近年来,顺濞镇因地制宜探索“党建+产业”模式,培植“一村一产”增收产业,探索出一条“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建引领产业兴”的发展新路子,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目前,全镇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党支部+基地+农户”等模式种植工业辣椒85亩、贡菜1200亩、茶果100余株、红果参60余亩、花卉20余亩、皮歹茶300亩、紫心核桃18020亩,实现群众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建强镇村党组织,继续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把我们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高质量打造”一村一品“,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顺濞镇党委书记方慧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