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欧阳正江 鞠强
弥渡县苴力镇苴力村干部群众利用近10年时间修水渠、栽果树,既绿了荒山又增加了收入,把昔日的“雷响地”变成了今天的“绿色银行”。
所谓的“雷响地”就是天不下雨就没有收成的荒坡地。苴力村有耕地面积4695亩,其中水浇地2370亩、“雷响地”2325亩,仅“雷响地”就占总耕地面积的49.5%。
为了让“雷响地”发挥更好效益,县、镇、村出台了优惠措施鼓励群众承租经营。2014年,村民杨明修就在村里的“锅盖顶”山上承租了130多亩“雷响地”,成了这片“雷响地”的新主人。“这些地一开始都是一家一户的,有些是村子里的零星地,因缺少开发利用,过去效益不佳。”杨明修说。
承租下来后,杨明修开始修道路、建水渠、整土地,栽上了果树,还注册了“弥渡县山鹰冬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8年的经营,“雷响地”一年比一年绿了起来,冬桃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
自开发了这片“雷响地”,每年约有1000多群众前来杨明修冬桃园务工,年支付约18万元的工资。
务工群众自晓丽说:“以前我也出去打过工,有了小孩以后就一直在家里带小孩,也没有什么收入,现在来这边务工既可以补贴家用,又可以兼顾家里。”
果园有产出,群众务工有收入,昔日的“雷响地”变成了今天的“绿色银行”。除杨明修外,苴力村群众还纷纷把低产田改造成了果园,种上了冬桃、沃柑等,年产值达2700多万元。
苴力村党总支书记罗宏魁说:“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争取项目资金及技术支持,把我们苴力村的产业做强、做大、做精,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