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大理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选斗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城市品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介绍和交流。
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
大理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选斗介绍,大理市坚持把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与走实“两城一区”样板田、“漫步苍洱”核心区、“美丽湖区 公园城市”发展定位结合起来,聚焦“项目攻坚、产业振兴、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洱海保护、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社会稳定”9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
一是突出“绿色转型”,体系结构更加优化。大理市始终把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中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围绕“洱海绿色食品牌”加快发展,建成80个农业产业基地,2022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3个,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累计达333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进嘉士伯大理啤酒搬迁技改等111个重点工业项目,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围绕“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一批高端酒店和半山酒店建成运营,“风花雪月·自在大理”名片熠熠生辉。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云南信创产业园落地大理,“苍洱云”建成运行,“苍洱数谷”成为大理新名片。
二是突出“项目为王”,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大理市始终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不断强化项目攻坚。创新探索“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共有6个项目获得预算内资金7485万元。突出领导挂钩项目带头作用,1至11月完成85.17亿元,对投资支撑率达77.5%。发挥集中开工项目示范引领,共78个项目参加省、州集中开工,总投资118亿元。截至目前,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6亿元。
三是突出“服务为要”,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大理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最大程度做到利企便民。强化平台建设。全市1332项政务服务事项按全面进驻政务大厅,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设置18个主题窗口、5个综合服务窗口,不断提高办事企业及群众便利度。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登记市场主体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生成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注入发展活力。强化精准招商,建立高效服务项目落地机制。
四是突出“群众至上”,民生福祉更加完善。统筹推进“我为群众算笔账”活动,入户走访2598户,收到意见建议267条,完成反馈问题整改579个。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大理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6万人。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审核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1736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64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改扩建等项目,巩固拓展“双减”工作成果。增强医疗保障及应急处置能力,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一老一小”工作持续推进。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大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汤中国介绍,目前,大理市建城区(含集镇区)面积69.5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下关、太和、古城)面积32平方公里,经开区面积20.96平方公里。市区绿化道路241条161.77公里,城市绿化广场、游园、街头绿地77个,省级、市级园林式单位33家,市区公共绿地面积607.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185.3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84%;绿地面积1976万平方米,绿地率36.03%。
一是高标准开展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城区突出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核心,推进“城市双修”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不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强化“多规合一”成果运用,以规划引领城市各类建设。目前已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正加快推进大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全面推进梳理完善镇、村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
二是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71.41亿元,对五大板块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扩建和提升改造。2022年度计划实施建设路等六条道路提升改造,对城区14个雨污分流混错节点和老旧小区外接口185个节点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建设路中段、关平路、宾川路雨污分流改造、路面提升改善和智慧化工程,建成建设路精细化示范段,完成12个混错节点、166个老旧小区外接口改造。完成投资约3亿元。
三是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旧城改造方面,目前已完成客运中心等5个项目,累计征收房屋2773户,征收面积45.63万平方米,拆除36.94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土地373.48亩,完成固定产投资94.94亿元,建成面积122.35万平方米、安置房3940套。棚户区改造方面,目前累计征收房屋4251套,征收面积53.37万平方米,拆除面积26.28万平方米,挂牌出让土地156.54亩,已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4320套,完成固定产投资30.22亿元,建成面积21.44万平方米、安置房3956套。
四是深入开展建筑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共排查认定存在安全隐患临建474栋,已拆除386栋,拆除建筑面积约27.7万平方米;完成13360栋经营性自建房的排查和信息归集录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230栋房屋进行分类管控,整治安全隐患房屋136栋。同时将整治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绿化建设。
五是积极推进绿美城市建设。着力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郊野公园6级公园体系。新建北区综合公园、金星河社区公园、草料场专类公园和15个口袋公园;提升改造人民公园、洱海公园、明珠广场公园。规划环洱海129公里的生态廊道和城市内部绿道网结构。完成生态修复8383余亩,生态岸线修复38.4公里,在洱河北路建设3公里城市绿道。通过“绿道+”模式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六是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沿街店面、商铺、企(事)业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8961份、安装责任牌8961块;对22家在建施工工地出入口安装监控设备,查处违法运输行为66件、处罚66件;1072座公厕信息已录入大理市公厕动态管理平台,43座公厕实现智慧化管理;建成覆盖城乡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2022年,共收运处置生活垃圾30.79万吨、餐厨垃圾5.58万吨。
走出“两山”转化之路
王选斗介绍,大理市坚持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打绿色牌、唱特色戏、走产业路”,拓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路径,有力推动了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取得全新进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大理特色的“两山”转化之路,成功打造了“四种模式”。
一是洱海保护引领绿色发展模式。大理市推进“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等重大举措,在全省率先提出高原湖泊“三线”划定及管控方案,科学划定蓝线、绿线、红线,形成了云南省首个以“底线”划定为核心的高原湖泊空间管控体系,为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两线”“三区”管控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示范样板。特别是坚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根本性转变,形成了“洱海案例”和“洱海经验”,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打造了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典范,为云南省推进“湖泊革命”、实施“退、减、调、治、管”措施提供了借鉴。
二是美丽乡愁促进乡村振兴模式。多年来,大理市以打响古生“最美乡愁”品牌为抓手,按照相关规划理念,科学编制专项规划,系统谋划和布局古生“乡愁”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高值农业、特色餐饮民宿、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漫步苍洱、体味乡愁”古生体验路线,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路径,2021年,古生村人均纯收入达20470元,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幸福。古生村逐渐发展成为洱海之滨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在古生村“乡愁文化发源地”的示范引领下,全州范围内才村、龙龛村、凤羽村等一批田园乡愁和乡村振兴新高地相继建成,推动了全州乡村振兴事业向纵深发展,绘就了一幅洱海流域“美丽乡愁”新画卷。
三是“变废为宝”发展循环产业模式。为切实解决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问题,大理市支持顺丰洱海环保科技公司市场化收集、转运、处理、利用整个流域的畜禽粪便、水草、藻泥、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探索形成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顺丰洱海模式”。目前,洱海顺丰环保科技公司已在全省各地州建厂拓展业务,洱海流域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大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大理市成功申报为全国“无废城市”试点。
四是生态廊道带动全域旅游模式。启动洱海环湖生态搬迁和生态廊道建设,项目总投资约91.91亿元,实施完成生态修复及湿地建设、生态廊道、生态搬迁、管网完善及科研试验地建设五大工程,通过环湖生态修复和濒危物种栖息地恢复,重造了环湖生态景观,恢复了洱海环湖“绿水青山”。同时,生态廊道塑造了大理城市“新地标”,丰富了旅游业态,激发了“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洱海生态廊道自2020年9月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30多万人次,巨大游客流量与周边镇村经济形成精准导流,形成了以洱海生态廊道为核心、沿线特色镇村为站点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廊道”到“廊道经济”的转变。
本报记者 马丽芳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0.2、FM99.9
收看方式: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视频号、大理广播电视台官方抖音号。《大理日报》5版每周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8881027、0872-88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