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树兴
剑川石宝山歌会是滇西地区白族群众的重要节庆,会期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
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又名石钟山。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既是被称为“南天瑰宝”的石钟山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万人歌会的活动场所。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川流不息的数万人群上山,随心所欲地唱曲对歌,代代相传。歌会期间,来自剑川、洱源、鹤庆、大理、丽江、兰坪等滇西各地的白族同胞汇集到此,一边游览山林古刹,一边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地唱曲对歌。十多里的山间小道上游人如织,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声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三弦声、对歌声不绝于耳,郁郁葱葱的石宝山霎时成了歌的海洋。三天时间里,人们纵情放歌,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树荫下、石崖边、山顶、涧底,处处都有欢畅放歌的人们。白曲声声,三弦阵阵,述说的是金花与阿鹏的情意绵长,对唱的是白子白女的山盟海誓。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传统,也被称为白族的“情人节”“狂欢节”,是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旷达和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长久以来,从石宝山歌会走出了许多知名的民间歌手,剑川也因此被誉为“白族歌城”,歌会上普遍弹唱的剑川白族调已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这里不仅是白族群众“与众神欢娱”的乐土,更是白族歌手成长的沃土。
关于石宝山歌会的由来,流传着不少神奇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宝山上形如石钟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钟,每当金钟敲响,山下的沙溪坝子便风调雨顺。后来,有一条九头恶龙口喷烈焰,把金钟化为石钟,并时常兴妖作法,给坝子带来旱灾虫灾。沙溪有一对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侣得到本主神灵点化,得知用歌声可以破除恶龙妖法,便邀约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对歌,终于击败了恶龙,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与恶龙搏斗中丧生。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人们便年年上山对歌,成了代代相传的歌会。
当质朴清幽的白曲和着旷古淡定的三弦,回荡在经历千年风雨的石钟山石窟时,端坐在石窟里的南诏大理国众神想必也不再有空谷对斜阳的落寞。石宝山歌会期间,人们除了对歌,还要在宝相寺等庙宇敬香、拜佛。从南诏大理国时代开始,石宝山石窟逐渐被开凿并为后世顶礼膜拜。也许,石宝山歌会的前身在南诏大理国之前就有了,那时的石宝山是先人们进行原始崇拜和群婚集会的圣地之一。到了南诏大理国时代,歌会的习俗很盛行,加之佛教密宗的传播,因此君主、王室贵族、一般百姓都参与其中。于是,也就有了南诏大理国期间前后300多年的16窟造像。其中,不仅有君主、王室为铭刻自己功绩的王者出行造像、王者全家福造像,还有众多佛教密宗的造像。最独特的是“阿央白”造像,先民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性崇拜,并向后人昭示石宝山是原始崇拜的圣地。
千年歌会万年山,石宝山歌会不仅能让人体验到浓郁的白族歌舞风情,还能让人感受到与古人不期而遇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