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云南富源:人文景观多 文化气息浓

作者: 来源:富源融媒 时间:2023/01/28 15:01

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东接贵州省盘州市、黔西南州,西连沾益区、麒麟区,南抵罗平县,北依宣威市。富源县自古就是中原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地处滇黔结合部,素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八宝之乡”美誉,是云南的东大门。

富源境内人文景观丰富,尤其文庙、胜境关、鸣凤楼、文明塔等建筑为富源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不仅承载历史文化,更成为一种精神载体。

富源文庙位于富源县中安街道平街中段北侧,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庙宇,也称孔庙,由太和元气坊、庠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厢房、魁星阁、文昌宫等组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文化意识。文庙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700多平方米,规模不算大却是云南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之一。1998年12月,富源文庙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建筑群依山就势,布局得当,从太和元气坊中门进入后逐渐往高处走,拾级而上至高处的大成殿,可谓步步高升。文庙古建筑衔接处所使用的榫、卯技术,让古建筑具有墙倒屋不塌的良好抗震功能,因而历经近千年仍然屹立不倒。文庙是富源珍贵的实物史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继承、弘扬及传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圣地,是古代尊师重教,提倡礼仪道德为本的宣讲地,保护和挖掘文庙所蕴含的优秀文化艺术内涵,汲取精华服务于现代社会,很有现实意义。

胜境关位于富源县城东南7.5公里滇黔交界的山脊上,俗称界关,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关口立有1座界坊,坊匾上书“滇南胜境”,故名胜境关。

界坊系三门十二楹柱的木构牌坊,高14.8米,面阔14.5米,始建于明景泰四年,楹柱涂金绘彩,重檐翘角,巍峨壮观,后经多次修葺保存至今。历史上不断在胜境关修建建筑物,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填诗作赋、勒碑刻铭,逐步形成了以滇南胜境坊、石虬亭、胜境驿、关隘城楼、石龙古寺、鬻琴碑、古驿道、古炮台、胜境公馆等为主要观赏点的旅游打卡点。

富源鸣凤楼位于县城旧城山山顶最高处,建成于2006年,前身为旧城的塔楼,平面为四边方形,96根圆柱巍然耸立,48个翘角凌空舒展,楼每一边有五檐面为同一方向,形成一面五檐、四面二十檐、四面二十方。鸣凤楼共五层,一层为高大宽敞的大厅,设立为胜境博物馆,展示了富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灿烂的红色文化和淳朴的民族文化。其余楼层雕栏石砌相连、飞檐廊柱,线条优美、大气壮观。最高层巨钟中悬、楼顶翼角嶙峋,气势甚是雄壮。旧城山上配套建成环山公路、登山阶梯步道、观景长廊、石板水泥小路,如今,旧城山设施配套齐全、鸣凤楼四周绿树成荫,成为富源人民茶余饭后又一休闲游玩胜地。

富源文明塔位于富源县城东面,为八角外栏楼阁式建筑,塔基分三级、每级独立而又相连,塔身共七层,从一层到顶层檐角对称设计,楼层建筑面积逐步缩小,整体成锥形,极具立体美感。大多数人对文明塔仍然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和好奇感,但无论从近处还是远处观赏文明塔,都能感受其外观的雄伟和气势的恢宏。(夏关正 杨权风)


编辑:邹玲凤

责编:秦洪卫

监制:曹 飞

发布:严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