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经过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认同,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全州当前生产总值达到1699.6亿元,年均增长8%,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升至第6位。通过因地制宜战贫困、谋振兴,大理州11个贫困县、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2.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古生村“活化乡愁”等6个州级试点村镇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大理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把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自觉积极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体多元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市场竞争与发展中的弱势日益凸现。大理州在坚持发展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适当倾斜,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更快发展,培育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促进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大理各族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五个认同”日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稳固。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富裕。大理州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在深入分析各族群众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政策支持,实现发展、分配方式上的“多元”,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没有产业,共同发展繁荣就是空谈。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壮大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市场、有影响力的民族龙头特色示范企业,实现对民族中小企业的“产业链拉动”、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转移拉动”以及对周边村寨的“辐射拉动”。通过调结构、培产业,绿色能源产业跃升为大理州第一大支柱产业,高原特色农业产值突破679.4亿元,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1129个。“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大理被列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迈入了“动车时代”。同时优先规划布局并加快建设一批助推发展、方便群众的重点公路、骨干水利工程、重点城镇堤防及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