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加勇 秦正良 文/图
“人活着就要动着,奋斗着,就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现年78岁的退休干部陈栋,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年来,他与山野为伴,以种树为乐,把150亩的荒山变成了“绿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党员的理想和追求。
陈栋家住寅街镇高营村,196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早年担任高营大队大队长,后到寅街供销社工作,2004年退休后,他开启了另一种生活——到荒山植树。
“这个山头在我们小时候是绿的,山顶上还有水,后来生态越来越恶化,就荒下了。我就想着在退休后要把原来的生态恢复起来。”陈栋所说的山头位于高营村鸡爪花箐,这里有近300亩的村集体林地,由于石灰石资源丰富,过去村民在此开采石料,有土的地方用来耕种,后来因为缺水和偏僻都荒废了,成了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山。
陈栋说服家人后,毅然上山种树。从他家到山上,有7公里路程。他每天在家吃过早饭,带上点饭菜和热水就骑车赶往山里,重复做着斩荆棘、挖树坑、搬石头、栽树、浇水、打药的劳作生活。渴了饿了,就吃自带的水和饭,累了,就在自己搭建的简易窝棚里休息,每天都要干到下午或天黑才往家里赶。头几年,他骑自行车出行,后来学了驾驶证,便买了摩托车出行。日复一日,早出晚归,无论多苦多累,他的初心始终没有变。
因山上缺水,种活每一棵树都十分不易,陈栋想了许多办法,也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他拉来水泥和石料,在山上建了两个蓄水池,还把30多个天然的石头坑改造成蓄水塘,每到雨季,就千方百计把水池和水塘蓄上水。在他自建的3个简易窝棚里,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盛水的容器,用来装他每天从家里带上山的两桶水。等到干旱的时候,他就用一个个饮料瓶装满水,瓶口再扎上几个小洞,埋在树根旁滴灌保苗,就这样,一株、两株、三株……一株又一株的核桃树在他的精心抚育下,茁壮成长起来。
在7000多个劳作的日子里,除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外,还有不少危险的时刻——一次是打药时被药水呛到,他倒在树根下,只得叫人过来把他送去医院;一次是修核桃树时不慎从树上摔下来,好久都起不来;一次是挑着水上坡滑倒了,人滚到箐里去了;一次是在骑车上山的路上被车撞了,肋骨断了。4次意外,每一次都差点儿要了陈栋的命,家里人也趁机劝说他放弃种树,可每次还没等身体好利索,他又跑去了山上。“我们一家人个个都劝过他,但还是犟不过他、拗不过他,他还是要去,他说他活着一天就要动一天,去照管一天他的树。”陈栋的儿媳魏丽芬说。
时光荏苒,在陈栋20年的执着与坚守下,他种下的5000多株核桃树已成活3000多株,并且绝大多数核桃树胸径都长到了20公分以上。昔日的荒山头,已变成了一片“绿洲”。“现在我78岁,已经老了,尽管年纪大了,但我管好这个山,让它越来越绿起来这个决心不会变。我活着一天,就要管好一天,一直管下去,绝不放弃。”陈栋坚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