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朱元昭: 一口傈僳语说到患者心坎上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4/11 09:35


朱元昭到社区为当地群众义诊。(摄于3月24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 通讯员 杨婧

“哦都哪、哦门脚”“嘿玛那”“迟拍那”……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大附院”)驻怒江州福贡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医生朱元昭的笔记本里,写满了这些拗口的文字,但也正因为这些拗口的文字,不知不觉间拉近了他与当地傈僳族患者之间的距离,让对口帮扶工作更有温度。

今年3月,第二批大附院驻怒江州福贡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抵达帮扶地后,大附院老年病科医生朱元昭被分配至内科开展帮扶工作。福贡县位于怒江州中部,当地百姓多以傈僳语进行日常交流,特别是老年患者,基本不会说汉语。听不懂傈僳语成为朱元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得知朱元昭的难题后,只要有时间,科室医护人员都会帮他翻译。每次都要麻烦别人,时间一久,朱元昭心里有点不好意思。他意识到,要想扎实为当地群众做点事,就必须要学习傈僳语。

恰逢福贡县人民医院为新进职工开展傈僳语培训,朱元昭在工作之余,主动加入该院的语言培训班。朱元昭先从词开始学,拗口的语言一时半会记不住,他就在笔记本上记录音译文字,并注明汉语意思以帮助自己加快记忆。“哦都哪、哦门脚是头晕、头痛,嘿玛那是肚子疼”……朱元昭的笔记上写满了这些拗口的文字和翻译。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朱元昭已经可以用简单的傈僳语和当地患者沟通交流,独立开展诊疗。与患者直接沟通,也让朱元昭采集到了更详细的信息,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断、有效治疗。

在“小事”中下功夫,于细微处显精神。朱元昭用一本小小的笔记本,架起了与傈僳族群众沟通的桥梁,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彰显了朱元昭的医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