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漾濞小伙爱绣花 回乡做起了绣郎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4/13 09:56


张启诚向客人展示彝绣产品。(摄于2月10日)   [图片由张启诚提供]

□ 特约记者 杨佳燕 通讯员 沈菲

“绣一个月亮,再绣一个太阳,中间绣个小情郎……”3月27日,正值农历二月初六,是漾濞彝族花神节,漾濞石门关景区非遗体验馆内歌声婉转,绣娘们正在祭拜花神,边对唱传统彝族刺绣调,边交流彝族刺绣技艺。

今年年初,在漾濞县文旅局牵线搭桥下,“00后”漾濞彝族小伙张启诚,把彝族刺绣非遗体验馆开进了石门关景区。在花神节这天,他将全县的绣娘组织到非遗体验馆,重温传统刺绣文化,共同解密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密码。

“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了解到了彝绣更古老的文化。在与其他绣娘交流剪纸、绣花技艺中,我又有了新的创作思路。我觉得漾濞的彝绣将来肯定会发展壮大。”绣娘钱吉新说。

作为活动组织者,张启诚今天特别高兴,这是他第一次主办彝族文化“盛会”花神节。在他看来,彝族刺绣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离不开创新,关键是要增强发展信心。“彝族当地村寨都知道二月拜花神,当地的村民、绣娘都会参与其中,大家一起探讨刺绣的技法,分享刺绣作品。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向绣娘颁发了乡村匠人证书,鼓励她们要有信心去坚持这个事情,有信心把彝绣文化传承下去。”张启诚说。

张启诚的奶奶吉珍林是彝族刺绣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家族里的刺绣技艺第6代传人。自打有记忆起,张启诚就看着奶奶绣刺绣,从小耳濡目的他,血脉里流淌着刺绣文化的基因。大学毕业后,他决定返乡创业,发展家乡彝族刺绣。

如今,奶奶吉珍林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彝绣珍品,全部传给了张启诚打理,并协助他一起创办非遗体验馆,全心全意支持他创业。张启诚也被漾濞县里认定为彝族刺绣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是要代代相传。传统彝族刺绣一般传女不传男,但他非常热爱彝绣文化,我把家族的技艺传给他,希望他能把彝族刺绣传承发扬下去。”吉珍林说。

张启诚虽身为男孩,但做起刺绣也毫无违和感。在他的经营下,漾濞石门关非遗体验馆内馆藏彝绣古品达到300多件,其中还有6套明清时期的珍品,非遗体验项目彝族刺绣、苦米茶和明月十二贡顶实现创收。他创办的云南一剪一绣非物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里有60多位或全职或兼职的绣娘,其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去年,他的公司与云南白药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将彝绣图案设计在产品包装上,尝试用产品彰显文化,用文化带动产品。据悉,他将与云南白药集团深度合作,探索产品与彝绣文化进一步融合,更好地贴近大众生活。同时,开发研学“非遗+文旅”等项目,让传承于深山的彝绣走出大山,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我想用年轻人的思维,借助互联网,把家乡手艺人的产品卖出去,把彝绣文化宣传出去。”张启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