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以实干实效交出洱海保护治理满意“答卷”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9/04 09:19

政风行风热线 话题 8月30日,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龙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洱海水质改善、水生态修复、鱼类生态调控、蓝藻防控等进行介绍和交流。

守住底线 让洱海水越来越清

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三届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上,州委书记杨国宗指出:“生态是大理最美的颜值、最硬的家底、最大的优势。苍山洱海是大理生态之魂、文化之源、发展之根,是我们必须守住守好的一条底线。”作为洱海保护治理的主责部门,州洱海管理局承担的是“守底线”的重任。

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龙介绍,2022年以来,州洱海管理局持续深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决扛起了洱海保护治理这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部回访调研提出的“6个突破目标”,全力冲刺“6个两年行动”,洱海湖体透明度从2021年的1.79米提升至2022年的2.29米,达到近20年最高水平;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11个河流(湖库)被评定为省级美丽河湖,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污水集中收集率两项关键指标显著提升,截污治污效能发挥日益充分,依托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团队,持续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连续三年高规格举办“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成功向世界推送了湖泊保护治理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洱海经验”。通过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实现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为“优”,全湖水质时隔14年再次实现8个月Ⅱ类(上次为2008年),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的底线。随着文旅产业不断复苏,大理再度出现“苍山洱海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根据文旅部门统计,今年1-7月,大理市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889万人次,同比增长89.51%。洱海保护治理的良好成效正在逐渐转变成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释放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赵国龙说,洱海保护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努力。为持续巩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效,推动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同步改善,州洱海管理局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效基础上,聚焦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差距,制定出台了1个洱海保护治理三年精准提升总体方案和湖体水生态修复、入湖河流水质改善等9个子方案,以及1个专项方案,系统构建了今后三年洱海保护治理“1+9+1”的精准提升工作体系和综合施策工作格局。

为了能够持续巩固洱海水质稳定向好的态势,州洱海管理局高度重视洱海流域初雨防控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在洱海流域全面掀起了初雨防控雨前“八清”大会战,对整个流域的化粪池、截污管网、家园、田园、水源、库塘湿地、河道沟渠和施工场地进行了全覆盖、地毯式清理,抢抓洱海水位降低的有利时机,对环湖岸滩上多年沉积的腐殖质进行彻底清理,累计投入14万人次、机械约10000台次,清理枯死植物、淤泥、垃圾等约10万吨,最大限度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通过努力,今年1-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也为“优”,为实现全年为“优”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调控 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

洱海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如何维系“草藻鱼泥”生态系统平衡一直以来都是洱海保护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局长杨国勋就目前实施的洱海鱼类生态调控工作,从“为什么要开展鱼类生态调控、怎么样调控、调控哪些鱼”3个方面作了介绍。

为什么调控?通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开展的洱海水生态调查,发现目前洱海鱼类群落结构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外来鱼类占绝对优势,云南裂腹鱼等土著鱼种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二是银鱼、西太公鱼等小型鱼类数量众多,它们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而浮游动物减少则会为藻类繁殖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带来蓝藻防控的巨大压力;三是鲤鱼、鲫鱼等底层扰动性鱼类大量存在会对洱海底泥产生影响,不仅加速内源污染释放,也会降低湖体透明度,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四是4公斤以上的鲢鱼、鳙鱼几乎丧失“保水控藻”作用,需要调控移除。综上所述,对洱海湖体内的鱼类种群和规模进行调控很有必要、非常重要,是有效减少洱海内源污染沉积、促进水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手段。

怎么样调控?前期准备方面,委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根据洱海水生态调查的最新情况,科学编制了2023年洱海鱼类生态调控工作方案,将鱼类生态调控工作纳入大理市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项目来实施,严格经过了专家评审、渔民座谈、征求意见、政府审批、媒体公告、向上备案等程序,确保生态调控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组织发动方面,严格实行“一船、一牌、一证”制度,只有申请办理了入湖许可证的渔民才可以在特许时间内入海开展生态调控,今年共有587户渔民办证参与生态调控。同时,严格控制网具规格,渔民在捕捞时除可使用银鱼丝网、西太公鱼捕捞用一层丝网外,禁止使用可以捕捞其他鱼类的一切网具,严禁使用机动设施、密眼小拉网、地笼等对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破坏大的作业方式。

调控哪些鱼?今年的鱼类生态调控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调控的鱼种各有不同。第一阶段为8月21日至9月20日,调控种类为银鱼、西太公鱼等外来小型鱼类;第二阶段为10月21日至11月20日,调控种类为4公斤以上的鲢鱼、鳙鱼、鲤鱼和400克以上的鲫鱼;第三阶段为12月1日至20日,调控种类为西太公鱼等外来小型鱼类。

在开展鱼类生态调控的同时,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也会科学进行鱼类增殖放流,今年以来累计投放了各类鱼种226吨,其中鲢鱼197.5吨、鳙鱼18.3吨、无齿蚌10.14吨,目的就是不断优化洱海湖体内的鱼类规模和种群结构,构建一个健康的洱海水生态系统。

全力备战 抓实蓝藻防控工作

说到水质,每到八、九月份都是洱海“保水质、防蓝藻”的重要关口。

大理州洱海管理局副局长赵毅介绍,今年洱海的藻情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但风险依然较大。

在今年前期高温、干旱、少雨,后期旱涝急转的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下,全省九大高原湖泊普遍出现水资源不足、水位明显下降的情况,洱海也不例外。1-5月,洱海流域降雨量仅为75.1毫米,洱海水位一度跌破1964.30米的法定最低运行水位,降至1964.27米,随着后期洱海流域降雨逐渐增多,洱海水位不断恢复提升至1965.00米左右,但仍然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位。截至目前来看,今年洱海的藻情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今年1-8月,洱海全湖藻情总体稳定,水体感观清澈,没有发生规模化蓝藻聚集,6月中旬以来,仅在局部湖湾水流不畅区域偶尔发生零星藻类聚集。

“国内藻类研究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永定老师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今年的洱海就像一锅火锅,水越少导致汤越浓,汤越浓意味着水质波动升高和暴发蓝藻水华的风险越大。”赵毅介绍,随着后期气温、水温逐渐升高,特别是遇到“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的晴热天气,蓝藻防控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各相关部门将严阵以待,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的底线。

一是健全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州级和大理市、洱源县及时制定了蓝藻水华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还于7月21日组织州、市(县、区)、乡镇(街道)开展了2023年洱海水华防控应急处置联合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快速、灵敏、高效的洱海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机制。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健全完善了“天空地水”一体化的蓝藻防控监测体系,天上有卫星遥感,空中有无人机巡航,地上有人工队伍定点巡查,水里有快艇巡查和水质加密监测,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精准掌握洱海藻情动态,并通过“日巡查监测、夜分析研判”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率。同时,定期召开洱海水质藻情分析研判会议,组织国内权威的湖泊保护治理专家,分析研判洱海水质和藻情变化趋势,科学指导“保水质、防蓝藻”工作。三是科学调度人防机防技防措施。在洱海周边建成了6座藻水分离站和6个降藻库塘,布设了大量车载式、集装箱式的移动除藻控藻设施,每年可以处理的藻水规模达到60万立方米左右。在环湖沿线和重点湖湾布设了拦藻坝、加压喷水器等装备,可以有效提升近岸的除藻控藻效率。目前,这些设备已经全部完成检修、维护和布点工作,确保一旦出现藻情,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四是抓实蓝藻防控科普宣传。专门制作了《蓝藻的自述》科普宣传小视频,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公共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引导社会大众科学认识蓝藻,正确看待蓝藻,为蓝藻防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本报记者 关友芳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0.2、FM99.9

收看方式: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视频号、大理广播电视台官方抖音号。《大理日报》5版每周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8881027、0872-88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