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位七八个群、一部手机二三十个App,群接龙里找安排、App里接任务,同一件事八张表、什么都要交报告,手机时时看一看、一天到晚忙回复。”这是当前基层干部“繁忙”一天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然而近年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却有花样翻新、卷土重来的态势。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严控发文数量,就通过群公告等来安排工作;严控会议规模,就通过视频系统、钉钉等组织参会;少看痕迹资料,就通过下载量、粉丝量、投票量、转发量等“流量”指标进行考核。
“数字赋能”本应是简化基层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一桩好事,现在却成了加重基层负担、形式主义泛滥的“数字负能”。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官员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工作脱离群众,不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愿,不认真关心群众的困难和疾苦。
问题表现在下面,根源还是在上面。要刹住这股“指尖歪风”,必须加强对上级部门的监督管理,着力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把基层工作者从“指尖牢笼”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中。要从“关键少数”入手,以上率下,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