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纪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突出的创新性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需要全方位、多方面的创新创造。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深入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持续创新,需要永不懈怠的精气神和顽强拼搏的韧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来源于我们始终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崇尚努力上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中华儿女在自强不息精神追求的激励下,充满持续创新的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就越要发扬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坚持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新益求新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前进,也就是我们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新益求新价值理念的追求,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唯一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就在于中华民族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中不断变革,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革故鼎新、新益求新中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新益求新。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通过创新思路、话语、机制、形式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古人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真知笃行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知,是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行,是指人的实际行动。中华民族一直推崇知和行的协调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这深刻启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根本的是要靠实践出真知。因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想法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创新就无从谈起。坚守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就要深刻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开拓创新、开创美好未来,既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又要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在以行求知、以知促行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自9月1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