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理论与实践

锚定主题教育目标 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9/28 09:12

□ 龙安洁

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是党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经验、完成中心任务的现实需要,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五个具体目标之一就有“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这集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我们要紧紧锚定“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任务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用信念厚植情怀,提升为民服务的“气度”。理想信念之于个人,是精神支柱,是政治灵魂;之于一个政党,是干事创业的基石,是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只有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真正做到心中有民、心里敬民、真心为民,将为民情怀深植于心。要加强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综合运用个人自学、举办读书班、开展专题研讨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做好学习成果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始终对标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个标准,常思群众之难,常谋利民之举,常施富民之策,真正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用脚步丈量民情,找准为民服务的“角度”。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更好聚焦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专门走访、假日走亲访友、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开展困难群众大走访活动等形式,深入群众家中,在真诚交流中了解党的政策落实情况,收集最真实的村情民意,研究问题、寻策问道。要带着责任深入基层一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常态下沉,依托“挂钩联系”机制,深入服务对象、生产一线和基层单位,扎实开展帮扶活动,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常态下沉“双报到”,深入城乡社区、田间地头、项目一线敲门问需、现场问策。

用真心解决民忧,提高为民服务的“温度”。党员干部是否真心实意为民排忧解难,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硬本领,在于回应民之所盼的工作机制是否建立健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提升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大胆创新创造,健全制度机制,不断创新和改进解决好群众问题的方法、举措、机制、渠道、载体等;要提升引领能力,切实引领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让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要健全回应民盼的长效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现“收集-梳理-研办-督办-反馈”闭环式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内能解决的,立行立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明确目标,长抓不放。开展评议活动,对各地各单位办理问题是否及时有效、群众反馈是否满意等进行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作者单位:洱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