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来有风的地方 赏美美的白族刺绣

作者: 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 时间:2023/10/07 16:27


2023年1月初,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播出之后大火一把,作为该剧的拍摄地——大理,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跟“风”而来,剧中典雅又漂亮的白族衣服也随之美出了圈,这些白族衣服就出自喜洲镇周城村杨美池家的“芸作银绣坊”。



因为白族衣服的穿戴较为复杂、讲究,杨美池被专门邀请到剧组担任服装指导,剧中的白族服饰多元漂亮又不失原汁原味,以致很多周城本地人误将其中穿着白族服装的演员误认为周城本地人。

杨美池是土生土长的周城人,因为从小受奶奶、妈妈辈的耳濡目染,和当地绝大部分的70后白族少女一样,她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刺绣。




杨 美 池
非遗传承人

我小时候跟在外婆、妈妈旁边看着他们做,七八岁的时候,我也拿块布自己缝,有些时候不成功,又继续和他们学;到十二三岁,自己缝块手巾也很流利了,因为是自己做的格外喜欢。



作为中国最大的白族村,周城村到现在依然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传统习俗,他们的生活从出生到老都离不开刺绣。心灵手巧的白族少女会给意中人送上自己亲手绣制的鞋垫、荷包、枕套。



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周城白族女子需要提前准备自己的嫁妆,包括穿戴的白族衣服、帐帘、床单、被套等等,都要一针一线地亲手绣制。婚礼当天,客人来新房参观时第一眼就会留意新娘房中绣品的针脚,以此来判断新娘子是否心灵手巧。在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的年代,刺绣成为大多数白族女子的手工爱好和必备技能。



杨 美 池
非遗传承人

到我二十岁结婚以后,有了孩子,又开始缝孩子的东西,孩子外婆准备虎头帽、虎头鞋、裹背,我自己给孩子准备头巾、口水兜、屁帘。



40多年来,刺绣不再仅仅是杨美池的兴趣爱好,还成为了她热爱的一份事业。银器和刺绣的结合是“芸作银秀坊”在大理的首创,丈夫段树金从事银器制作,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独到经验,他的手工银器和杨美池的刺绣亲密邂逅之后,时尚又富有创意的产品很受游客们的喜爱。



2021年,“芸作银秀坊”被列为大理市刺绣非遗传习所。为了传承刺绣技艺,除了在本地定期培训之外,杨美池还一年五六次去到剑川、鹤庆等地,集中培训当地搬迁户和困难户当中的妇女;她还把周城村里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召集到家中免费教学,好让她们学了之后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加家庭收入,现在村里的几位妇女就长期固定留在“芸作银秀坊”里工作。



刺绣是一个需要恒心的慢活,和其他一些手工相比,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加上有一段时间大理游客较少,“芸作银绣坊”的刺绣产品卖不出去,杨美池一度萌发了放弃的念头。但每次遇到挫折坎坷,丈夫段树金始终是她的坚强后盾。


杨 美 池
非遗传承人

有几年我都想放弃了,我觉得坚持不下去了,我丈夫就鼓励我要坚持做下去,他全力支持我,哪怕是贷款也要支持我,就是要把手艺传下去。


《去有风的地方》热播之后,“芸作芸绣坊”一时之间成了大理网红打卡点,杨美池的家也变成了大理白族文化传播的一个独特窗口,这让杨美池倍感欣慰,有生之年,自己的刺绣事业能更上一个台阶,同时把白族刺绣传承下去,是她最大的心愿。






记者:赵春燕 赵云贵
编辑:邢雅丽 苏巧
责编:李婧
监审:马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