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国家扶贫日|今天,讲讲云南乡村振兴的故事

作者: 来源:云报客户端 时间:2023/10/19 17:40

2014年,我国将10月17日设立为国家扶贫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红火的好日子,印证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并驾齐驱,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齐头并进——今天,和云报君一起,深读发生在云南大地上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能有事做、有钱赚,就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信步闲庭在牛油果园,搭起帐篷来一次“果园露营”,再尝上一口新鲜树熟的牛油果……近年来,孟连县大力发展牛油果种植产业。截至2023年9月,牛油果种植面积已达10.81万亩,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牛油果基地。

孟连县建立了“以苗木和技术入股的企业占30%,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占30%,县属国企管理公司以及合作社、村集体占40%”的牛油果产业“334”利益分配机制,成功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公司盈利、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联农带农“三赢”局面。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基地管护协议,优先吸纳就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截至2023年9月,全县共有7009户2.5万人入股开发,其中5748户21552名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与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入股农户每年亩均可获分红6000元左右,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年均收入增加到每户1.4万余元。

走进孟连县公信乡糯董村牛油果基地,不仅有品鉴中心,还有观景台、栈道和露营地,牛油果不再是餐桌上价格昂贵的“洋果子”,而是变成了寻常百姓家出游体验的“农家乐”。

提起夜市烧烤的“明星产品”,昭通小肉串必不可少。实际上,昭通小肉串背后也蕴含着一个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在昭通市的引导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昭通小肉串烧烤行业,作为南方酱派烤串代表的昭通小肉串烧烤逐渐声名鹊起。

为做大做强昭通小肉串“土特产”文章,昭通市坚持全产业链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发展思路,成立昭通小肉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推进小肉串上游相关产业发展的扶持措施。同时,按照“党支部+行业协会+门店商户”的模式,组建“昭通小肉串”协会和“昭通牛肉烤串师”协会,在技能培训、食材选择、加工标准、辅料采购等方面进行规范,推动昭通小肉串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如今的昭通小肉串烧烤,有了市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了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工程,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培训基地支撑、有行业协会管理,有劳务品牌标准的产业体系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具有昭通小肉串烧烤特色的营业店面约7000家,店铺开到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小肉串门店经营年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一村一寨的“小确幸”,更是一篇宜居宜业的“大文章”。

元江县洼垤乡它才吉村委会坡垤村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经过危房改造,村民们不但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还建起了田园综合体。

村前的水塘中倒映着高低错落的土掌房,村口的坡垤客栈接待慕名而来的游客。坡垤村田园综合体吸纳了坡垤村及周边3个自然村的200多户农户。农户变成了产业工人,还能领到土地流转租金、打工工资、项目盈利分红三笔收入,大大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文山州丘北八道哨阿诺村。

阿诺村民族节庆独具特色,非遗文化绚丽多彩。近年来,该村围绕传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以民族传统节庆和非遗文化带动餐饮住宿服务业和玫瑰花观光旅游业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办得有声有色,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群众增收亮点,借文旅融合旅游快车,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今年以来,丘北八道哨乡阿诺村28家个体经营户,接待游客3800人次,旅游旺季创乡村旅游经济增收利润310万元。

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群众“口袋”富起来的同时,“脑袋”也得富起来。

2016年起,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在玉碗镇何家坡等16个村民小组建设了“背篼图书馆”。

截至2022年年底,“背篼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先后在大关县建立了16个图书服务点。送去图书5880册、书柜14个、收音机137个、电视接收机137台以及其他学习用具,总价值30万元。形成了送一个书柜、送数百册图书、开展一次音乐舞蹈培训、进行一次惠民政策宣讲、每户发放一台电视接收机、送一个爱心邮包、每个孩子送一个书包、给村民发放生活用品、给孩子提供学习用具、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讲故事、打亲情电话、送文艺节目等多种服务的“背篼图书馆”模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关县进一步巩固拓展“背篼图书馆”成果,赋能乡村文化振兴。2023年1月11日,“‘背篼图书馆’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入选,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走进澄江市龙街街道梁王社区中村一组,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树木勾勒出生机勃发的乡村新气象。

梁王社区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并推行“道德积分制”和道德“红黑榜”,为乡风文明建设树立“风向标”,进一步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以往滥办酒席、邻里矛盾、打架斗殴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村规民约“约”出了一团和气,“红黑榜”遏住了歪风邪气,“积分制”“兑”出了乡村新风尚,充分调动了村民遵规守约的主动性,成为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提升村民行为标准、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实现和谐稳定的有效载体。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乡村治理中,云南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激发乡村群众的自治热情,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奏响乡村和谐曲。

在文山州马关县,八寨镇芦差塘村利用“院坝会+”模式推动和谐美丽家园建设,推动民生问题在一线解决。“院坝会+政策宣讲”,让政策直通各村寨;“院坝会+绿美建设”,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院坝会+为民服务”,有效解决群众诉求。

在麻栗坡县八布乡荒田村丫口村小组,有着村党支部书记、乡综治专干、驻村辅警、乡贤等多重身份的王朝光,是村子3000余人的“主心骨”。八布乡充分放大“乡贤作用”,层层把关将60名乡贤登记入库,纳入“法律明白人”培养,纳入网格员管理,着力打造成为本土“信息员”“普法员”“调解员”“服务员”,形成“村干部+网格员+乡贤+群众”的工作格局。2023年以来,全乡乡贤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处300余起,化解率达100%。

院坝会、火塘会,把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即解决,把把握不准的及时汇总登记,及时研究解决措施,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分析问题隐患,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从第一个国家扶贫日到第十个国家扶贫日,十年间,中国完成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十年间,一批又一批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奔赴广大农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驻村扶贫工作队”到“乡村振兴工作队”,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云岭大地上,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