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大理州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国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大理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介绍和交流。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大理州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国介绍,今年以来,大理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脱贫地区差距不断缩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牢牢守住。
一是坚持不摘责任。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定期开展调度,州人大、州政协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责任不断压实。强化日常工作督导、调度、通报和约谈,全面压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责任。二是坚持不摘政策。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全面落实过渡期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社会综合保障等各项衔接政策。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及时解决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问题14665件,群众申请事项办结率94.32%,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动态清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截至10月15日,全州实际到位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2.57亿元,发放小额信贷15.83亿元,“富农贷”6.87亿元。三是坚持不摘帮扶。保持帮扶力度不减,对全州驻村工作队员开展统一选派调整轮换,认真落实帮扶需求清单工作机制,紧盯驻村工作队员“五项职责任务”落实,进一步提升认可度。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按照“坝区带山区、先富带后富、龙头带农民”的帮带做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5个乡、52个村实施重点帮扶,优先给予产业、财政、金融、科技、就业和乡村建设政策支持,分别给予50万元/乡、25万元/村资金补助发展产业,并由州级领导、州级部门、金融机构和县市领导挂钩帮扶。四是坚持不摘监管。出台《大理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日常考核实施办法》,强化日常工作督导、调度、通报和约谈,推动政策、责任、工作持续落实。对12县(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措施推进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有效遏制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
聚焦产业和就业发展 促进持续增收
大理州乡村振兴局信贷扶贫科科长许欣介绍,2022年,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021元,增长14.5%。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高于1万元的有112426户427875人,占比为97.15%,低于7000元的群体已全面消除。今年前三季度,全州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2356元,同比增长18%,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实现稳步增长,达到预期。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方面,我州在具体增收举措上,重点从产业和就业发展上着力。
产业方面。一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大理州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行动,编制11个脱贫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向11个脱贫县选派产业发展类项目技术服务团,541个脱贫村科技服务实现全覆盖。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核桃、蔬菜、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生猪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持续加强项目支撑。今年以来,全州财政整合涉农资金计划总额127926万元,其中投入产业帮扶类项目的资金总额90791万元,占比70.97%。建立了产业帮扶项目风险监测机制,对产业帮扶项目形成的1437个经营性资产效益发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清理、优化。三是加快发展市场主体。把加强产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企业倍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倍增、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全州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6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469个、家庭农场11015个。四是不断强化利益联结。进一步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细则,“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广泛发展,全州新型经营主体保持对10.9万户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低收入人口带动全覆盖,“双绑”率达98.2%,脱贫群众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不断提高。
就业方面。一是不断加强技能培训。扎实开展脱贫人口“人人持证、技能致富”专项行动,全州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6.49万人次,完成全年3.5万人培训任务的185.43%,促进农村劳动力由“民工”向“技工”转变,脱贫人口胜任岗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二是不断完善输出机制。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完善“沪滇”“闽滇”“粤滇”等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采取包机、专列、专车等方式组织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组织了328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4.83万个,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转移就业。三是着力加强品牌建设。12县(市)实现“一县一品牌”,巍山乡厨、剑川木雕、鹤庆银匠3个劳务品牌获得国家级认定,全州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规模达29.74万人。截至9月底,全州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21.1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8.3万人的115.51%。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2.45万人。有效运作就业帮扶车间311家,吸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3.14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0.42万人。
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成效显著
大理州乡村振兴局行业扶贫科科长任江介绍,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双向发力,为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给予了鼎力帮助,投入了大量资金,注入强大动力。
东西部协作方面,协作双方以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为主线,聚焦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交流等重点,加强互访和协作。采取“一月一调度”“双月督查”和重点跟踪项目县级责任领导挂包等方式加快推进帮扶项目建设。截至10月中旬,到位上海计划内帮扶资金3.76亿元,71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资金支付29272.52万元,支出率77.8%。上海市累计采购、销售大理州1.32亿元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2%。举办转移就业培训班45期,培训2244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801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554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3.7%。引进东部企业17个,到位投资2.573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54.5%。
定点帮扶方面,不断压实8家中央单位、29家省级单位、151家州级单位、987家县(市)单位定点帮扶“帮县包乡带村”工作责任。全州34名州级领导挂联12县(市)34个重点乡(镇),选派543支工作队1785名工作队员下沉一线驻村开展帮扶工作,1175家帮扶单位开展全面履行责任倾力帮扶,共实施项目801个,投入资金4.18亿元,举办培训1087期3.98万人次,开展消费帮扶2955.14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2641.09万元,各类帮扶工作受益群众56.94万人。“万企兴万村”深入开展,全州419家民营企业挂钩帮扶611个村,推动由“帮”到“兴”帮扶战略转变。聚焦“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开展科技助力精准帮扶工作,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717名,543个脱贫村(易地搬迁社区)科技服务实现全覆盖,争取省级项目2个资金400万元。
本报记者 关友芳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0.2、FM99.9
收看方式: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视频号、大理广播电视台官方抖音号。《大理日报》5版每周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8881027、0872-88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