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创促保,推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 以创促建,推动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 以创促转,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 以创促改,助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解决
● 以创促探,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模式
师宗凤凰谷景区。云报客户端资料图
11月8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介绍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推进情况和成效。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为统领,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典范为目标,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把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打造了一批先进示范典型。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实践证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地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等方面走在前列。
师宗践行“两山”理念擦亮“生态”底色。云报客户端资料图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方面,2023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我省共有7地入选,是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以来我省获命名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曲靖市师宗县、楚雄州大姚县、红河州红河县、文山州马关县、迪庆州维西县5个地区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德宏州盈江县2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有效支撑和补充,2022年,云南省重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印发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并于2023年2月命名了16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此同时,在现有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申请设立了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基地创建活动,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和一线,设立云南省生态文明奖,不断完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体系和激励机制。
红河县哈尼梯田。云报客户端资料图
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的探索中,我省积极对标浙江、福建等先进省份,深入践行“三法三化”,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国家级及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2023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做法,推动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突出重点,实行目标化管理。我省重点支持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的46个县(市、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至今我省被国家命名的29个地区中,有15个是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的县(市、区),其中2023年被命名的7个地区中有4个。提前谋划布局,补短板、强弱项,针对曲靖市、德宏州两个还没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的州(市),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进行督促帮扶,2023年两地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全省16个州(市)辖区内全部拥有“国字号”命名。与此同时,我省坚持好中选优,扬优势、重巩固,持续督促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地区不断巩固和拓展创建成果,努力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继申遗成功后又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大姚县继2020年创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2023年再次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全省唯一同时获得两个荣誉称号的地区。
普者黑。云报客户端资料图
通过完善机制,深入一线、全程化帮扶,典型引路,实行示范化创建等工作,有力激发全省各地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热情,为示范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各地以创促保,推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创促建,推动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创促转,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创促改,助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解决;以创促探,积极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云南经验。
泸沽湖。云报客户端资料图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力抓好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补短板、树典型、创模式、推机制、强宣传、重巩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水平,不断完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体系和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已命名地区的日常监督管理,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让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重要内涵,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云南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