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一项坚毅与柔情并济的工作,也是一份守护明天、守护未来的事业。近年来,耿马县人民检察院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以司法保护、能动履职助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携手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2020年,耿马县人民检察院创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小甜蔗”,旨在更好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耿马素有云南蔗糖大县之称,种植甘蔗历史有40余年,“小甜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的名称基于耿马这一种植特点而来,“小甜蔗”象征着茁壮成长的未成年人,寓意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像甘蔗拥有节节甜的人生。
强化自身建设 打造“甜心”队伍
耿马县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不断延伸法治宣传教育触角,厚植党建滋养检察业务的肥沃土壤,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赋能增效。
成立专业办案团队,组建“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的专业化办案团队,坚持“一案一党员”,充分运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办案模式开展工作。
将“小甜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基地建设纳入全院新办公楼建设整体规划,将“一站式”取证保护关爱中心与未检执法办案工作区融为一体,建成一个集案件办理、心理疏导、帮助教育、询问讯问于一体的专业化未成年人保护场所。
为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小甜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同走进耿马镇团结小学。
未检姐姐通过播放PPT、发放法治宣传册,向同学们讲解了防校园欺凌、防性侵等方面的自护知识,结合案例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纪守法,自觉远离违法犯罪,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心理咨询师通过“松鼠搬家”“滚雪球”等小游戏,激发同学们的协作意识,组织同学们协作建立主题团队,并积极展示团队风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同学们收获了互帮互助的快乐,认识了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活动结束后,心理咨询师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阳光、向上的心态。
强化多元联动 传递“甜润”情怀
耿马县人民检察院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探索创新党建联合新模式。联合多部门共建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关爱中心、“为了明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会签《耿马自治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证保护关爱中心运行工作办法(试行)》《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协议》《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实施意见》等机制,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在耿马县芒洪乡中心完小,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是干什么的”到“同学们身边的‘小甜蔗’未检”;从“《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到“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性侵,懂自护”,“小甜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送出的法治“大礼包”,澄净了孩子们的心灵,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在贺派乡芒底村大地山搬迁点,“小甜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与“耿马益家”为留守儿童带来一场法治主题宣讲活动。精彩的球赛、欢乐的小游戏,让羞涩内向的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互动式的教学、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生动有趣的普法视频,孩子们从中学到了“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形、矛盾的化解方式、遭遇侵害如何有效应对”等知识。随着不断深入学习,孩子们从似懂非懂到学懂熟记,对安全自护、知法守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未检姐姐鼓励孩子们要自立自强、乐观向上,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强化精准普法 践行“甜行”护未
耿马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传播法治,做好引路人;检校结合,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巡讲活动,向辖区边远地区、留守儿童集中的9所村完小共2000余名学生授课,让法治阳光辐射到边远农村地区。
保护未成年人,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
根据刑法规定,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行为的,无论该幼女是否同意,均构成强奸罪。“小甜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在办理一起双方(男方16岁,女方12岁)自愿发生性行为案件时,深入贯彻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引导迷途少年回归正途。
工作室负责人茶光丽告诉记者,该案反映出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帮助教育、心理疏导、家庭走访等调查帮教工作,发现对边远农村地区民族群众的婚育新风宣传、法治教育宣传匮乏,普法宣传资源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因此,结合该案案情以及边疆实际,我们向当地政府发出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下一步,耿马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保护未成年人的触角多方位延伸,突出亮点,创新机制,凝聚起未检工作的强大合力,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收获节节甜的人生。
本报记者 门丽娜 杨子 孟维东/文 陈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