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带领烟农“烤”出好日子

——记大理州第二届“苍洱霞光”人才苏家恩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2/19 10:53

11月29日,苏家恩在分拣烟叶。

□ 记 者 杨艳玲 见习记者 龚秋燕 文/图

走进大理市湾桥镇中庄烘烤工场,一座座带着浓浓烟草香的生物质烘烤烤房整齐划一映入眼帘,刚刚过去的烤烟季,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调制技师苏家恩再一次带领烟农烤出高质量烟叶,“烤”出了好日子。

苏家恩是烟草行业的技能领军人物,他以提高烟农收入和解决烟叶烘烤短板为己任,穿梭于田间地头,埋头于烤房之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是实现大理州“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目标、助力乡村振兴默默奉献的烟草人之一。

破难题

“攻克红花大金元烘烤问题非常艰难,这个品种对温度非常敏感,当时的仪器设备很少,只能靠常规的温湿度计去测量,误差比较大,一个实验数据要重复五六次才能确定。” 苏家恩说。

“烤好了是宝、烤不好是草”说的就是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它的收购价格比其他品种高20%,但过去烟农们对“红大”品种喜忧参半,喜的是收购价格高,种烟收益好;忧的是烤不出好的烟叶。20多年前,红花大金元还不是大理烟叶的当家品种,烟农们想种这个品种增加收入,但该品种非常难烘烤。看着烟农愁眉苦脸的样子,心急如焚的苏家恩带领烘烤团队,查阅了数年来各大学术期刊、文献,咨询省内外“红大”有关专家,轮值蹲守烤房,每2个小时观察一次烟叶颜色与形态变化,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经过数次尝试,在小烤箱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广到密集烤房,制定了“保湿增温促变黄、及时排湿巧定色、稳温延时促黄筋”的烘烤策略,“红大”烟叶烘烤损失率由最初的27%下降到了6.85%,“红大”烘烤在大理已不再是难题。

“苏家恩老师对红花大金元的烘烤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对全州烘烤损失率的降低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德勋说。

攻难关

“苏老师很有责任心,烘烤季节每天都在烟田和烤房之间来回穿梭,及时回答并解决出现的问题,成了烟农的‘及时雨’。”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研究生关舒悦说。

2021年5月21日,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苏家恩了解到漾濞县共有1557间烤房受损后立刻想到还有两个多月就进入烤烟烘烤期,解决烤房问题迫在眉睫。苏家恩立刻向上级建议建设“移动式新能源烤房”,得到上级批准后,苏家恩立刻奔赴漾濞。

苏家恩和省内有关专家组成项目组,冒着余震进入灾区调研。通过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工作,项目组仅用21天就出台了大理州可移动式新能源烤房技术标准。为按时间节点高效、高质地稳步推进,他和同事们走村串寨,认真检查与监督,及时解决问题。7月23日,536座可移动式新能源烤房落成。烤烟烘烤季结束后,在新能源烤房的助力下,烟农的收入不降反增,烟农脸上重新焕发了笑容。

走新路

“苏家恩积极推广生物质颗粒燃料和电能等新能源烘烤技术,对全州烟叶生产过程中降低碳排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杨成伟说。

苏家恩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于2013年率先在云南省烟草公司立项开展“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在烘烤中的应用”项目,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生物质替代燃煤烘烤烤烟的理念,主导烟农将烟田内的废弃烟秆变废为宝作为烟叶烘烤的燃料,既解决了传统燃煤烘烤对大气污染的问题,还解决了烟秆残体污染农田的问题。

2018年,他带领全省烘烤团队编撰了《密集烤房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装置》云南省地方标准,为生物质烘烤在我省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截至目前,全省已推广应用生物质烘烤烤房5万多座,全省每年可减少煤炭使用量近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多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把烟秆做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烤烟,解决了燃料问题、污染问题,一举多得。”苏家恩说。

如今,大理州12个县(市)建设了22条生物质颗粒加工生产线,年产量达3万吨,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生物质颗粒100%自给自足的烟区。

因成绩突出,苏家恩先后荣获2021年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烟草行业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