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全国两会】委员圆桌|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作者: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4/03/08 20:19



嘉宾


苏莉: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云南省委主委,省农垦局局长


管云鸿: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云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


段云龙:省政协委员,云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兼云南省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兼)


向爱武:省政协委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农工党红河州委主委


园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本期“委员圆桌”邀请了两位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和两位省政协委员,聚焦这一话题议政建言。




坚持把园区经济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记者:各位委员始终关注着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请大家以云南为例谈谈所了解到的园区发展情况。


苏莉:一个地区发展好不好关键看产业,产业发展好不好重点看园区。当前,全省上下大抓园区经济成效明显,园区经济正成为产业强省的主引擎、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云南省89个工业园区营收在2022年就已经突破了2万亿元、超千亿元园区达到了5个,7个重点省级开发区产业集中度达到了34.9%,15个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中度达到了55.8%。2023年,全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7%,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贡献率高达107.2%,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比全省投资增速高40.7个百分点。


向爱武: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主阵地,壮大园区经济是做大经济总量、建设产业强省的关键。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引领和高位推动下,云南省园区经济持续增长。以红河州蒙自市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为例,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05亿元,同比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同比增长211%;企业营业收入949.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58.9亿元,占全州的58.5%,占全省的6.14%;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是2022年的85.7倍,占红河州的80.7%。


段云龙:云南省园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例如,玉溪高新区依托沃森生物等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集群和全产业链建设,提升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曲靖经开区通过引进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国际领先的光伏企业,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典范。这些园区不仅吸引了国内外资本,还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园区经济“加速跑”任重道远




记者:请各位委员简要谈一谈我省园区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苏莉: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省园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园区综合实力不强,亟需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提升”;园区产业层次不高,亟需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园区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亟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园区招商引资质效不优,亟需从“优惠政策招商”转向“产业链招商”。


此外,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园区间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突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以产业大集聚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


向爱武:在全省招商引资总体增长的情况下,园区招商引资不增反降,对园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承载支撑不足,招商引资集中于国家级园区,园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普遍实力不强、规模不大、产业聚集不够。主要原因有:招引精准度不够,项目招引同质化突出,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通过股权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的引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园区资源有效整合、资产有效盘活、资本有效运作、资金有效利用不足,资本运营手段单一。


管云鸿:云南在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和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一方面是发展空间受限,基础设施滞后资金缺口大对外开放项目建设任务重、压力大,地方财力难以支撑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是综合税率成本较高;同时,还存在接受转移的产业需要进一步科学安排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的高质量推进工作。


段云龙:我在调研中发现,云南园区经济发展在科技赋能、人才支撑、文化建设、管理效能和金融服务方面面临挑战。主要问题包括研发人才紧缺、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困难以及研发机构外迁趋势。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尚未有效融合地方特色文化,且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待加强。管理服务层面,园区管理未充分聚焦核心业务,市场化操作有限。金融创新亦面临服务数字化滞后、产品创新不足和同质化问题。





破解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难题




记者:在有效解决园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


苏莉: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各方面意见,我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要坚持“全省一盘棋”,省级要高位统筹,加强对园区规划发展的管理和硬约束,指导各州市跳出本地看本地、合理确定各自园区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形成各有侧重、特色鲜明的园区产业格局;二是要深耕一个主导产业,因势利导引进一批能与主导产业及企业对接、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项目,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三是要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整合各种创新要素协同发展,提升园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提升产品质量转变;四是要完善功能加速产城融合,使园区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向爱武:我建议借鉴参考“以投带引”的合肥模式,按照“5个1”的思路打造基金助力园区资本招商的云南模式。做大一支园区引导基金。建立园区引导母基金,发挥基金杠杆作用,搭建基金招商大平台;聚焦一批园区主导产业。在我省优势产业上集中力量,聚焦招大引强,推动补链延链强链;培养一支园区资本队伍。打造一支懂地方、懂产业、懂资本的专业化资本招商队伍;建立一套基金管理机制。从募投管退全流程建立健全基金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做强一批优势集群园区。建成一批经济体量大、主导产业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园区集群,增强产业强省核心驱动力。


段云龙:面对我省园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建议采取多维策略。首先,建立研发分中心、推动政企研合作、鼓励本土企业研发中心回归及吸引高端研发团队。其次,构建人才发展平台,实施订单式培养和优化人才吸引机制。进一步融入民族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同时,提高管委会服务效率,实施数字化管理。最后,推动金融创新,包括数字金融生态圈建设、产业金融闭环发展,以及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和产品,解决融资难题。


管云鸿:今年,我计划提交《关于推进云南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的提案》。我建议,针对云南省产业转移园区、沿边产业园区用地面积较小、过于分散、地类复杂,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加紧出台产业转移园区、沿边产业园区国土空间规划;针对云南是山地众多且地方财力较为薄弱的省份,园区整理土地成本较高,建议中央进一步增加园区建设财力支持,增强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针对原产地问题,从国家层面上与周边国家商谈跨境经济合作区、所在国园中园建设和利益分享事宜。


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明确的关于云南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沿边产业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规定,及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在享受国家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比照周边各国在企业所得税、股东、人才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关税以及免税购物等方面给予一揽子税收政策支持。


还有就是,从国家层面聚焦国家明确的9个重点承接产业,发挥中国庞大市场和完备供应链的优势,从市场规律和企业视角,聚焦“哪些企业正在转移、转向哪里、为什么转”这三个关键环节,划定重点和龙头企业,确保把产业核心技术、重要生产环节和贵重生产设备留在境内,把组装、成品、贴牌等终端环节留在境外。







(作者:本报记者 刘玲玲 钟颖 巩雅菲 董荣蓉 魏溦 张音笛 编辑:蒋海宽 实习生 杨泽琰 毛远明 责任编辑:张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