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祥云水涨地村——

传承农耕文化营造人居好环境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03 10:09

□ 通讯员 陈应国

临近清明时节,青海湖畔,祥云县沙龙镇沙龙社区水涨地自然村一片葱绿,到处开放着美丽的花朵。来这里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游兴盎然的客人对水涨地自然村悠久的农耕文化和良好的人居环境赞不绝口。

往年,地处湖泊与河流区域的水涨地自然村,由于地势低洼,遇到较大的降水量年景时,就会出现内涝现象,村子也由此得名“水涨地”。“几年前,只要到了雨天,村里便成了‘烂泥滩’,外出别说乘车了,步行在坑坑洼洼的泥泞路面上,出门一趟真不容易。”家住荷花池旁的水涨地自然村村民杨家兰说,过去只要遇到雨水多一些的年景,村旁的田地成了水汪汪的沼泽地,割谷子都得划着船去收割。

为了把水涨地自然村打造成富庶地,沙龙镇以传承农耕文化为着力点,围绕推进重点项目再加力再提速,投资400多万元,在村里建成小炉匠文化传习所,用图片和实物等形式展示祥云县银器制作的历史及发展情况。传习所内设置有银器制作体验区,为群众、游客提供一个免费学习、体验银器制作的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环境,将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景区建设“高品质”“高等级”。

在推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中,水涨地自然村把耕读文明视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依托特色优势农业项目,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青海湖景区和农耕文化景点等资源优势,保护农耕文化拉动乡村旅游,助力文旅融合,对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进行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打造。先后投入资金2000万余元,实施了村内主干道、村间巷道及池塘海埂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治理荷花塘9个,新建中心广场、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娱乐室等娱乐活动场所,安装了活动、健身设施,太阳能路灯,新建了凉亭、观景亭和观景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在村里村外行道旁栽植了绿化树木,新建景观绿化带,这不仅美了乡村也乐了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