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深耕沃野 情系“三农”

奋力推动我州农业农村工作创优提质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08 09:42

4月3日,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芳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进行介绍和交流。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芳介绍,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

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23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5.7亿元、增长4.4%,总量排名全省第二位;第一产业增加值409.4亿元、增长4.3%,总量排名提升一位,位居全省第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6元、增长7%。

二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23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452.7万亩,增长0.81%;平均单产378.5公斤/亩,排名全省第二位;粮食总产量171.3万吨,增长0.89%。

三是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2023年,全年蔬菜产量183.1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155.7万吨,增长23.5%。肉蛋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肉类总产量44.8万吨,增长2.9%,产量居全省第三;生鲜乳产量42.8万吨,增长21.1%,产量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生牛奶产量的59%。

四是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新巩固。全州“三类”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为78.2%,全州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8%。宾川县列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五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组建12个农业科技服务团,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思达浆果基地、“8+1”万头奶牛牧场等项目加快推进,贡菜、柠檬、火腿、烤烟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提升至2.24:1,净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4个,新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户,成功举办2023全国“土特产”集中推介活动,签约投资及采购协议资金达31.6亿元。

六是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4.8%、89.8%,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8%,洱源县成功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州新增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69个产品,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8.3%。在洱海流域推广了2万亩绿色生态水稻种植。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如期实现三年“强基础”工作目标。

七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5.5%,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编制、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统筹推进。12个绿美乡镇、18个省级绿美村庄和900个州级绿美村庄获评认定,策划组织开展首届“乡愁大理·最美乡村”“村PK”。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专项整治“两项试点”稳步推进。

守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今年大理州人代会确定的生产任务是粮食播种面积450万亩、总产171.5万吨,省级下达大豆播种面积5.9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0.6万亩的底线任务。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芳介绍,今年大理州粮食生产总体要求是“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充分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凡是有水源保障的田块,都有计划地组织落实水稻种植,确保面积稳定在66万亩以上。稳定好籽粒玉米面积,增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确保面积稳定在218万亩以上。多途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确保播种面积达到5.9万亩。因地制宜抓油葵、夏油等春夏播油料作物生产。

二是抓实大面积提升单产。每个县(市)创建提单产面积不少于2000亩,创建1片300以上规模化单产提升核心示范样板;每个乡镇创建1片100亩以上规模化单产提升示范样板;州级创建1片500亩以上单产提升示范样板。通过示范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力争2024年全州粮食单产整体提升2公斤。

三是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确保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同时,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及时做好灾害预警,指导各地做好防范工作。

四是加强夏收作物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据农情调度,全州完成夏粮作物播种133.54万亩,占计划面积132万亩的101.17%。全州春耕备耕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渠道畅通。根据水务部门提供的蓄水情况,截至3月,全州库塘蓄水量5.52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蓄水7157万立方米;根据气象部门趋势预测,2024年全州雨季开始期略晚,雨季于5月下旬相继开始,有利于秋粮在丰产节令实现满栽满插。

摁下设施农业“加速键”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甚至运用物联网数字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设施工程。州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郑定生介绍,截至2023年,全州有设施农业面积56.5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面积7.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面积48.5万亩,分别占全州耕地总面积的1.53%和9.41%。当前,我州设施农业发展中主要存在高端设施少,整体水平不高,用地困难,推进难度大,组织化程度低,机制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

下步工作中,州、县两级将加强对设施农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摸清可用于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的用地资源,积极争取和利用省级将设施农业纳入2024年经济稳进提质投资奖补的有利政策,摸排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园地、荒山荒坡、未利用地等土地资源,以蔬菜、水果、花卉、小浆果、畜禽、渔业等为重点,依托现有低端设施提质改造,加快高端设施建设。落实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强化与发改、商务等部门协同联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统筹利用衔接资金,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加大产地冷链物流运营服务主体培育,引导龙头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台企业等主体延伸产地冷链物流服务链条,培育壮大一批具备产地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快提升我州现代农业设施化、数字化整体水平,有力促进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描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芳介绍,去年11月,我州制定出台了大理州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1+5”任务为重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是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全州949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全面完成,规划编制组组建率、规划草案完成率、规划审查率、成果标准化率、村民决议完成率、规划成果审批率均达100%,入库备案率62.2%,信息数据已全部录入“干部规划家乡”信息系统。

二是严格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健全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政策及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宅基地联审联批工作,2020至2023年累计收到宅基地申请20036份,完成审批19417宗,审批率为97%,居全省第一位,实现了乡镇农村宅基地申请、受理、审批全覆盖。

三是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2023年,完成省下达的农村卫生户厕改建23642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220座的任务,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5.5%,洱海流域基本实现农村卫生户厕、自然村卫生公厕全覆盖。

四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3年底,全州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56.3%,农村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44.1%。洱海流域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7.9%,并实现“四水全收”。

五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截至2023年底,全州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为88.5%,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为77.5%。洱海流域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

六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村庄公共空间整治行动,及时清除村庄生活垃圾,持续整治房前屋后“五堆十乱”问题。

七是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实施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省级三年行动计划中2023年度涉及的12个绿美乡镇、18个省级绿美村庄及900个州级绿美村庄创建目标任务。

记者 杨若兰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0.2、FM99.9

收看方式: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5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