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听,这支山与海的“协作曲”格外动听!

作者: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4/04/18 16:50

树枝吐出新叶,微风拂来花香,春日的云南,一片生机盎然。4月16日至17日,上海市代表团到云南迪庆、丽江、大理等州市考察交流。

上海市代表团一行来到洱海生态廊道,听取保护治理工作介绍,实地察看水质情况。雷桐苏 摄

2天时间、3个州(市),代表团一行马不停蹄,实地察看了多个沪滇对口协作帮扶点的发展情况。从教育卫生“组团式”帮扶,到产业协作,再到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沪滇协作的累累硕果持续滋养群众的幸福生活。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沪滇两地已并肩走过了28个年头。相距两千多公里的上海和云南,在东西部协作中交汇交融,携手演绎山与海的“协作曲”。

 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4月16日中午,飞机落地后,上海市代表团立马赶往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在该院远程会诊中心,一名胰腺癌患者正在接受上海瑞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会诊,确定术后治疗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上海瑞金医院的长期帮扶,这项被誉为“普通外科金字塔尖”的手术是由州人民医院独立完成的。

迪庆州人民医院医生在进行交流。和金莲 摄

自沪滇对口帮扶开展以来,上海市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持续帮扶迪庆州人民医院,共派驻医疗队15批76人驻点支援,先后投入资金6935.6万元,用于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学科能力建设等,在本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群播种梦想的“引路人”

香格里拉中学艺术专项培训素描课堂上,铅笔在素描纸上摩擦的“唰唰”声不绝于耳,随即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海关大楼以及石库门特色民居等“上海地标”跃然纸上。这里的孩子们从来没去过上海,将心中的向往寄托于画笔,用自己的作品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香格里拉中学,学生们正在上美术课。援滇教师高红伟 供图

这些零基础的孩子们,虽然接触素描仅仅一年多,但其作品已颇具水平,引得上海市客人们连连称赞。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种子的,正是上海援滇教师。其中,援滇期满的美术教师高红伟甚至又申请留任一期。

自对口帮扶以来,上海先后援助资金5730.3万元用于学校校舍建设、设备购买、智慧校园建设和学生资助等。先后派出三批10人次帮扶团队,为学校发展“输血”,并不断提高学校“造血”能力。2023年该校高考本科率44.14%、增长18.43%,本科人数与本科率实现历史新高。

 一场为特色产业发展的“接力”

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的沪滇共建项目云南白药丽江生态科技产业园,滇黄精、白术、云南沙参、云白芍等品类繁多的中药材引人驻足。

太安生态科技产业园。杨抒燕 高玥 摄

该产业园的建成带动了玉龙县中药材产业组织化水平,初步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种苗研发繁育、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互联网销售、创新创业等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同时,产业园的建设支撑了玉龙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一园三片区”建设,促进了玉龙县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沪滇协作以来,一批批援滇干部接力奋斗,投入6048万元沪滇协作资金,实施12个项目,帮助玉龙县建成一批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加工厂房、仓储库房和产业道路等,让当地生物医药产业不断提速。

 一条文旅融合的致富“新路子”

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石头房”,潺潺的流水以及房前屋后的月季……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有了来自上海的资金与人才,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村容风貌不断提升、经营模式探索创新,乡村旅游发展得更加红火。

景色优美的玉湖村。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村民和杰林在开满鲜花的院子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家中开展的东巴造纸、传统水磨豆花等体验项目。4年前,在游客的提议下,和杰林在家中创办了“纳西民俗体验小院”,可供客人“家访”。如今,依托这些旅游项目,和杰林一家每年可以增收20余万元。

2021年以来,上海投入沪滇协作资金1700万元,在玉湖村实施玉湖马场建设项目、游客中心建设项目、玉湖村人居环境提升及村貌整治项目。近年来,随着游客量增加,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万元。

一条“牛气”十足的产业链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墩乡的欧亚乳业鹤庆万头牧场,两个月前刚刚建成投运,首批3000头澳大利亚荷斯坦优质奶牛“牛气”进场。

鹤庆县金万头奶牛生态牧场养殖场养殖的奶牛。杨永锋 摄

生态牧场以“特色化、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为标志,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为一体,现已成为沪滇协作乳畜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养殖培训基地,带动农户饲草种植、土地流转和灵活就业。

近年来,鹤庆县抢抓沪滇协作机遇,整合沪滇帮扶资金近8000多万元,按种养加一体思路谋划推进乳畜业发展,建立起种植、养殖和加工三个环节全产业链的联农带农机制,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

 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近年来,沪滇两地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开展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治理研究探索和实践,为科学保护治理洱海提供了有效科技支撑。

游客在大理环洱海生态廊道上骑行。丁怡全 摄

正值暮春时节,代表团一行来到洱海生态廊道,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围绕洱海水质监测情况、水质变化趋势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多年来,科学保护治理,守护了洱海一泓清水。美丽的海菜花,见证了洱海的水质变迁,更见证了一代代交大“治水人”的辛勤耕耘。

据统计,推进乡村振兴3年多来,上海共投入帮扶资金168亿元,实施项目5210个;先后派出40名优秀校长、226名骨干教师对40所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每年派出37支医疗队对口帮扶37家医院,其中12人担任县医院院长,有效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极大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江水奔流不息

沪滇情谊深长

此次上海市代表团赴滇考察交流

通过加强交流对接

谋划拓展合作

将进一步推动沪滇对口协作

迈上新台阶

 

撰文:期俊军

资料:迪庆州委宣传部 丽江市委宣传部

信息员:王沙沙 和晓雁

封面图来源:新华社 昆明市委宣传部

编辑:陈皓 李星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