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2024年的主题是
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创新创造,构建共同未来
图源: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
知识产权是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挑战的核心,是增长和发展的强大催化剂,在改善民生和保护地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是一个契机,将彰显出知识产权、创新和创造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造福全人类方面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日
一起“涨知识”
↓↓↓
知识产权是什么?
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是创造性智力劳动所产生的劳动成果。知识产权的范围比较广泛,常见的三大知识产权主要有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等。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对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对企业: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规避侵权风险,保证企业安全经营。
对个人:可以调动人民的创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
未经授权,在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表演和其他活动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伪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
变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未经授权,在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和网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构筑物、场所等名称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为侵权行为提供场所、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侵权行为。
每一个技术风口的凝聚
都离不开知识产权“气流”的抬升
只有当知识的水印
像空气般充盈在人们四周时
我们的科技创新才能飞跃
也才能迎来真正的“知识的春天”
2023年
云南省知识产权工作
取得显著成效
一起来看
↓↓↓
01
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全省专利授权3.2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有效量2.7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97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5.54%和23.9%。
商标有效注册量69.26万件,同比增长10.34%;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54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件,农产品地理标志86件。
全年版权作品登记10.97万件,同比增长112.76%,首次突破10万件。累计获国家授权的林业植物新品种350个,全国排名第4位。
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78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2941个。
02
全链条保护纵深推进
司法保护取得新进展。
2023年,以“昆仑”专项行动为牵引,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2503起,同比上升39.37%,涉案价值71.9亿元;
统筹四大检察职能,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1件54人,起诉53件134人;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103件,审结案件5802件;
推进公证业务工作,办理知识产权保护公证业务1130件。
行政保护取得新成效。
各部门组织开展“剑网”“龙腾”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行动。全省查处商标案件982件,同比增长10.71%;
专利侵权案件立案636件,同比增长274.12%;查办侵权盗版行政案件106件,首次突破100件;
海关查扣侵权涉嫌商品613批次,涉及商品31.23万件,同比增长10.25%和33.64%。
协同保护取得新突破。
推动落实技术调查官制度实现“零突破”,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与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5件;
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机衔接,联合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
推进在线调解,累计14个调解组织、55名特邀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案件调解1914件。
成功申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昆明分中心,涉外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
03
运用效益日益凸显
地理标志培育进一步深入。
深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新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144家,累计达682家,年产值143.65亿元。
筹建全省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区3个,支持20家用标企业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带动数千家农户增收。
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昭通苹果、普洱咖啡等28个产业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牟定腐乳和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
香格里拉松茸和漾濞核桃入选国家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全省累计8个。普洱咖啡、普洱茶、文山三七和宣威火腿等4个案例入选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区域品牌建设进一步拓展。
“云南白药”等20个商标品牌,“建水紫陶”等6个区域商标品牌,“保山小粒咖啡品牌指导站”等20个商标品牌指导站,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加快培育“老字号”品牌,商务部认定“昆药”等6个品牌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
打造“云南米线”区域公用品牌,开展“云南米线”产地溯源、绿色食品认证工作。
“云上黑山羊”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在云南省和21个省(区、市)累计推广种羊15万余只,综合经济效益达300亿元,累计带动1.5万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建设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云南专区,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地理标志农产品。
转移转化机制进一步完善。
云南省获国家专利转化专项支持,被确定为2023年专利转化奖补省份。全年专利出让2330次,受让2333次。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139项15.22亿元,金额实现翻番,分别是2022年的2.6倍和2.2倍。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水电十四局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发行。50项专利获云南省专利奖。
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平台上线知识产权成果20万余项,累计实现技术有效对接服务100余项。
全省高校积极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转化行动。
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多元。
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4户、优势企业113户,全省累计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79户。
昆明市知识产权运营重点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新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1个、试点示范县3个。
评定省级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县5个、示范园区5个、示范企业130户。组织60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首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工作。
开展版权示范创建工作,认定省级示范单位5个、示范园区(基地)2个,向国家版权局推荐示范单位、园区(基地)9个。
04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省级15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营造知识产权服务业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公共网点建设,新增商标业务受理窗口8个,累计设立18个;新备案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21个,累计备案47个;新建版权服务工作站14个,累计建成52个,实现各州(市)“三个全覆盖”。
加强知识产权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认定及建设,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出口新主体,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提质升级。昆明市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
昆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年受理专利预审申请1572件,获授权852件,提升了专利授权效率。“云南版权作品登记系统”新增区块链时间戳存证功能,进一步加强作品登记工作的公信度。
人才基础不断夯实。
认定省级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实务人才三类人才73人,累计认定281人。
做好知识产权职称评审工作,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经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大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在校生268人;新增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15所,累计104所。
全省举办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种业保护、知识产权审判业务等各类培训,参训人员2万余人。
云新闻出品
编辑:蔡飞
实习生:惠子玥
资料: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