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出版的《云南日报》人物版整版关注青年以书为阶,以书为媒,拓展观察世界万物的视角,在阅读的“思与行”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在海晏村,身着“阴丹蓝”服饰的老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了学生的研究课题;东华菜市场内菜摊旁摆满书本的站台,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性……
字里行间,自有方圆,目之所及,皆触发思考。以书为阶,以书为媒,拓展着我们观察世界万物的视角。阅读或许从书本扉页开始,但终点尚未可知,因为思与行,会把我们带到更远的地方。万物皆可阅,让我们从这里出发。
魁阁话剧演出
云南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副教授李伟华:
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
(记者 普孟秋 徐嵩钦/文 吴沛钊/图)
“在山间、在田野,在每一个可以接近乡土的地方,关注世间、关注社会,汲取成长的养分。”当师生们在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大渔街道海晏村调研并完成《海晏村的调研与实践——老人与海》后,云南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伟华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实践,是埋藏着答案的土壤,而调查研究,正是能够挖掘出事实与真理的斧头,更是知行合一的交汇处。在李伟华看来,虽然海晏村实践秉承着一种生成式的教育理念,但本质上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转变与升华。
这个过程中,李伟华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自主思考的方式去读懂书本中的知识,读的是有字之书;将所思所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读的是无字之书。在这样的语境下,学生不仅要读懂书本上的知识与方法,更要在实践中理解概念、运用方法,这与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的“从实求知、学术报国”的魁阁精神不谋而合。
昆华女中旧址
“现在的海晏村,从最美日落升级到了老人与海”
“在游客眼中,海晏村最美的是滇池日落,村子近年来也因此走红。”李伟华说,走红后,村里的新面孔越来越多,有年轻人在这里开咖啡馆、书店,又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他们在码头上相聚,在夕阳下拍照。尚未搬走的海晏村居民,大都上了年纪,自出生以来,滇池在眼前展开,霞光映照着沙滩。
一年前,几名老师带着大一的学生上实践课,选了海晏村作为实践基地。有一组学生提出了“老人与海”的调研计划,旨在了解海晏村老人的生命史与滇池的共生共荣关系。《老人与海》本来只是海明威笔下的个体英雄叙事,但是用到海晏村,变成学生们对一个正在经历激烈社会变迁的古老村庄的深刻洞察,他们着眼于细处和当下,关注此地此时人的处境,理解现实,并动态地勾勒出村庄的古往今来。
“这是学生们眼中出现的新东西,不是自然摆放在那里的,只有阅读、实践有了在场感,并与具体行动结合之后,才会出现。”李伟华认为,他们不仅可以看到最美日落,还关注到了最美日落背后的故事,所以形成了《海晏村的调研与实践——老人与海》、根据昆华女中艺术报国历史改编成的原创话剧《上前线前》、“云海之间——互为镜像的魁阁与海晏”特展3个成果。
“这些成果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村子走红的前提下,当地人面临的是什么,是否会侵蚀当地人的生存基础等?”李伟华说,正如我们的调研还为当地部分居民、商家提供了宣传渠道一样,依托滇池落日等主题举办的相关活动、来了又去的商家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是海晏村及其村民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中的一则插曲,调研成果也只能通过定格一些瞬间、表演话剧等方式,记录一个大时代中的小渔村。而世居村里的老人、美丽的滇池日落则是永恒的,他们与海晏村的关系是什么?这是公众阅读学术调研成果的入口,现在大家再去看海晏村,它就从最美日落,升级到了“老人与海”,把眼界拓宽到云海之间,视野宽了,思考就能深入下去。
“从实求知、学术报国”的魁阁精神
“另一组同学捕捉到了昆华女中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疏散到海晏村办学的历史,他们能够捕捉到这一历史,跟平时的广泛阅读训练密不可分。”李伟华说,这与民族与社会学院一直提倡的“从实求知、学术报国”的魁阁精神密不可分。
费孝通和这一时代的学风对时下如何形成良好的学风有着很好的启发。1938年秋,他满怀报国之志,从英国学成归来,从越南西贡登陆,沿滇越铁路进入昆明,任教于其师吴文藻创办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不久后,费孝通在云大组建与燕京大学协作的社会学研究室,致力于云南农村经济、乡镇行政及工区、工厂、劳工等的调查研究。
1940年,研究室迁往呈贡县城魁星阁。先后参加魁阁研究的有费孝通、陶云逵、许烺光、瞿同祖、林耀华、李有义、张之毅、史国衡、田汝康、胡庆均、谷苞等人。
研究室创立之初,费孝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让研究员依兴趣与特长自行选题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与指导。此外,他还将流行于欧美大学、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主旨的教学模式“讨论会”(seminar)引入研究,不定期组织讨论会。讨论会上,研究者陈述各自的研究,围坐一起的同事进行学术批评并给予建议,气氛温馨热烈,碰撞中时有灵感产生。
良好的学术氛围、深入的学术讨论、和谐的研究空气使研究室硕果累累。《云南三村》《昆厂劳工》《内地女工》《芒市边民的摆》《祖荫下:中国的文化和人格》《汉夷杂区经济》《化城乡地方行政》《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一批社会学人类学经典著作均在这一时期由“魁阁”成员写成。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农村社区的文化形貌,将人类学研究视域从原始部落扩大到普通社区,也让世界了解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中国。
历史已远,精神永存。魁阁时代已过去了80余年,但云南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师生在求索中并没有忘记魁阁,他们呼唤重归魁阁,并起而行之,对当年云南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进行再研究,让魁阁精神具有了永恒价值。
“正因为学生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他们才能在海晏村找到这个切入口,运用人类学的知识与方法深入观察思考,而后形成调研成果。”李伟华表示,从整个阅读与实践过程来看,如今莘莘学子的苦学力行似乎也回应着、传承着费孝通等一批学者的传统治学精神。
话剧《上前线前》演出
“魁阁之路正指向未来”
大门紧锁的马卡龙色小餐厅,从窗户看进去,报纸落了厚厚一层灰。头裹蓝色头巾的老太太,佝偻着身躯行走,拐杖一声声敲打在石板路上。鱼骨街巷,在虚掩的门缝前自拍的市民、游客……这与大多数人眼中的海晏村不同,在他们眼中,旧码头附近不可能获得一张单人照,滇池夕阳的照片前景永远是黑压压的人群。
“调研过程中,学生们与商家、村民、游客交谈,做出基本评价,然后手绘地图,发到社交媒体上,并制作文创产品,很受欢迎。”李伟华说,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成果,学院也因此形成了阅读—调研—产出—服务的完整体系。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自明清以来,在这儿设宴观海的文人官员络绎不绝。如今,老酱煮鱼、海菜鲊、豌豆粉等菜品为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小确幸。彼时设宴的文武官员不会想到,几百年后的现代人会与他们共处同一空间,甚至品尝同一道菜品。
“我们怀念费孝通等一批学者,也因为这样,魁阁精神指向了未来。”李伟华说,师生们的小红书动态与大部分博主的动态一样,呈现了最美日落、滇池湖岸线、每年如约而至的红嘴鸥等。但又不一样,还呈现了海晏村也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故事。同时,也在为海晏村服务,提升村里的居民、商家、故事等影响力;为部分游客提供精准服务,唤起当年他们与村子的相关回忆。
“当下,我们拥有自由研究的风气、尊重个人的表现、公开的辩论、伙伴精神,为此,师生们在海晏村的教室距离滇池岸边不到10米,大家在这里交流读书体验,开展调研分享,同时服务于村庄。”李伟华表示,社会人类学本身便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所处理的题材涉及文化的各方面,鼓励每一个人去创造或者发掘。目前,如果仅依靠单一学科,那么竞争力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在调研前,学院会列出主题进行征集调研团队。团队进入海晏村,新闻学院的学生可以用镜头、笔触去记录;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会为当地设计Logo、产品包装。这些成果的整合才可能是当下时代所需要的。同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学生如果能在进入社会前掌握这样一个知识框架、认知体系,将对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这正是魁阁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以阅读之式 展青年担当
(记者 徐嵩钦 实习生 施妤 刘紫璇)
张定程、和倩如、陈蕊、黎杨(从左到右) 本报记者 黄兴能 摄
时代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在青春的画卷里,他们以阅读之式,展青年担当。
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青春”青少年阅读论坛在昆明举办,“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集体——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成员陈蕊、扎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乡村一线的基层干部和倩如、坚持志愿服务基层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定程、多次荣获三等功的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交巡警支队警察黎杨4位朗读者献上情景展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阅读书籍,走近山川大河,无论何时何地,书本都是最好的伴侣。好书能启发心智、解答困惑,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不妨去书本里找答案。”陈蕊是云南大学的青年教师,同时在攻读保护生物学博士。陈蕊相信,无名的种子终会长成理想的穗,而投身躬耕的少年终会收获梦想的筏。她喜欢在春风拂面,阳光正好的日子阅读;喜欢在有风的树下,找个窗户坐下,选一本好书,打开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黄文秀说过:“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再想回去了,但总是有人要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大学毕业后,和倩如便投入基层工作,来到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过程中,她始终不忘阅读,在阅读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她最喜欢的书籍就是《黄文秀扶贫日记》,并从书中学习黄文秀精神,把扶贫当家事,把村民当家人,将党的声音、惠民政策传递到群众心坎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彰显青年力量。
“青年人不阅读,就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多读书,去了解时代的差异,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雷锋日记》是张定程最喜欢的一本书。磨损的书皮记录着他与雷锋精神的每一次相遇。正是在“利他向善”的价值追求指引下,他成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到龙陵县第三中学支教。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一句句“老师好”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注解。
翻开厚厚的摘抄本,“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责任,与人民同行是我奋斗的目标”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黎杨从2017年成为一名一线警察后,更加专注于在书中感受作者笔下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喜欢在书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搭建起自己与老百姓的连心桥。一直以来,从交管一线到驻村工作,再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员,黎杨始终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在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书店,城市那盏不灭的灯
——访璞玉书店店长刘帅
(记者 朱婧)
《什么是云南》新书发布会在璞玉书店举办 供图
书本遇到菜市会发生什么?不久前,在昆明市盘龙区东华菜市场,一场主题为“昆明阅读生活节——好新鲜·书菜市场”的活动备受市民、游客追捧。走进菜市场,市民、游客按照布局打卡摊位,品味美食,了解书籍,旁听沙龙讲座,在文韵蔬香中感受城市生活的烟火气。
“阅读不止于字里行间的沉浸,也流动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我们希望阅读成为像柴米油盐一样的自然需求。”此次活动的承办方、璞玉书店店长刘帅认为,把阅读的场景设在菜市场,是为打造一种新的阅读场景,推动阅读融入生活。
多年来,针对阅读方式快速变化的当下,璞玉书店或作为一个阅读空间,或成为读书活动的主办方,有着自己的答案。
像编辑杂志一样运营空间,一年四季常逛常新
进入璞玉书店,第一眼便看到新书推荐展台,书架上还贴有书目推荐理由等。
选书有品,展示更显巧思。与传统书店的不同,璞玉书店会根据春夏秋冬4个季节更换展示主题,每月还会定期更换11个书区的主题。刘帅介绍,比如有一期的主题是“答案”,所有书区都要回应这一主题,并通过主题策划布局书籍陈设。同时,不同季节去璞玉都有不同体验。在2023年春天,读者可以看到《静水,光的室内》丝绒陨主题诗歌摄影展;夏天,可以参加开放音乐周活动;秋天,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场读书分享会;冬天,在《季风之北彩云之南》的新书发布会上能与作者面对面。伴随着四季流转、主题更换,只要进入璞玉书店,就能够对文化进行快速浏览。
刘帅介绍,璞玉书店的店员大多数来自人文社科类专业,运营6年多来,56位专业选书人共从全球1500余个出版社的70多万种书籍中挑选出入店售卖的书籍,目前书店有3.5万个品种8万余册书籍。
用文化服务深度融入城市呼吸,以阅读场景打造生活方式
在纸质阅读式微的背景下,怎样吸引年轻人走进书店爱上阅读?如何为亲子阅读营造氛围?璞玉书店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入手,设有人文社科馆、亲子馆、绘本借阅馆和好奇心小剧场等空间格局,为城市培育热爱阅读、有人文和科学思维底蕴的终身学习者,为城市家庭及读者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系统全面的阅读文化内容服务。
书店里每一个美术陈列都拥有情感意义,每一场策展、活动都能让人沉浸。在线上,璞玉书店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账号,及时分享主题企划、活动预告等信息,根据文艺潮流、在地文化、热点事件等话题与读者互动,书店,通过文化,与读者相伴。
2023年4月,璞玉全力推广全民阅读,推出首届“昆明阅读生活节”,13家书店、27家出版品牌、20个文化业态参与其中,共同探讨春城的丰富和多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前后,璞玉书店与各地创作者、再度玩转创意,以“万物皆可阅”为主题,与读者在第三届“昆明阅读生活节”见面,上半场活动“好书市·接头市集”在恒隆广场举办,20多家出版社、10多家在地书店、10多个生活消费品牌等参与,通过3场限定沙龙、两场书籍特展及作家、艺术家限定摊位等精彩活动,让昆明市民参与读书体验,尝试在书店、商业体、菜市场等多个空间呈现阅读的开放性和可能性。
“以阅读为锚点,走向更广阔的道路。”刘帅认为,阅读可以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可以到店参加活动作一次分享,随着阅读深入,人们对阅读的需求可能又逐步倾向于阅读空间的文化调性、书店的品牌价值等,这又能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下一步,璞玉书店将打造云南专区,集中展示本地作家、本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