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要闻

兴水利 惠民生

宾川县拉乌乡来凤溪村水利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5/27 10:45

已修建完成的蓄水池。(摄于5月13日)

来凤溪梯田的农作物用水得到保障,小春作物葱郁繁茂。(摄于5月13日)

□ 通讯员 赵彬 杨运政 季麟 文/图

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到2023年;从群众自主挖渠建成宾川县最早的水利隧道,到政府三次投资建设引水工程;从千亩“雷响田”的一片荒芜,到千亩“活水田”的满目葱绿。历经百年,宾川县拉乌乡来凤溪村村民终圆“盼水梦”。

“那个时候连包谷面糊糊都很难吃上”

宾川县拉乌乡来凤溪村委会,是一个聚居于半山腰的彝族村落,历来缺水严重。“山区群众饮水困难,农民只能靠天吃饭。”这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缺水,数千亩来凤溪梯田成了只能耕种一季作物的“雷响田”。

为谋求生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来凤溪村民在族人李荣贵的率众集资下,开凿出92米长的来凤溪隧道,并配套建有8公里的引水渠,这是宾川县最早的水利隧道。从此,古隧道成了当地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的唯一水源,隧道所在山也被命名为“打洞山”。

运行一百多年后,古隧道地下水位下降,用水又成了当地群众面临的重大难题。据来凤溪村板房小组的73岁老人李先明回忆,由于古隧道水量日渐减少,群众用水矛盾愈发突出,到1980年前后,数千亩田地又变回了“雷响田”。

“由于缺水,我们种的一两亩粮食,大部分都被干死了,有一些土地因为没有水就变成了荒地。以前的小春季,大部分家庭只能收两三百斤粮食,最多不超过五百斤,那个时候连包谷面糊糊都很难吃上。”李先明说。

“群众为了争水甚至吵架、打架,矛盾纠纷比较多”

古隧道已无法为来凤溪村民提供充足用水,缺水再次成为了制约村庄发展的重大难题,再修水渠也变成了解决来凤溪村发展难题的唯一出路。

1989年12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来凤溪村在原隧道往下一百米处开凿新隧道,并于1992年5月竣工,隧洞长740米,修通9公里长的进水沟。1997年3月,又投入资金63.7万元,对全长5.31公里的引水沟进行硬化建设。随着两次水利工程建设完工,一股日流量约500立方米的水流进了来凤溪村,开始滋养这片“干涸已久”的土地,整个村落犹如雨后青笋般迸发出强有力的生机。

“以前娃娃读书的时候,新洞子还没有打通,基本没有经济作物,连供娃娃的书费都交不起。这几年变化大了,陆陆续续引水修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的村容村貌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李先明说。

新水渠修通后,来凤溪村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近年来,贡菜、小葱、重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23年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400余亩,新隧道的水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灌溉需求。经济作物得不到充足用水灌溉,产量、质量难以提升,作物缺水、群众着急,用水矛盾再度凸显,仅2023年来凤溪村民用水矛盾纠纷就有30余起,缺水仍是限制来凤溪村发展的最大阻碍。

“放水用水问题相当困难,灌溉用水要实行排班制度,每户放水时间只有一到两个小时,农忙时候经常是昼夜不分的放水,有些群众为了争这点水,甚至吵架、打架,矛盾纠纷比较多。”来凤溪村委会工作人员李美云说。

“烟水工程后,小春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为再次解决生产用水问题,2022年,拉乌乡结合来凤溪村水窖保有量大,但蓄水率低的客观实际,瞄准问题推动跨区域引水,在多方争取后,投资344.88万元的来凤溪烟水工程开始实施,项目从17公里外的大厂村委会取水,建有引水管道14.88公里、取水坝1个、蓄水池3座,可蓄水1200立方米。2023年7月,来自“邻家兄弟”的水流到了来凤溪,并于同年11月水量趋于稳定,日流量可达1800至2000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170亩。

“烟水工程通了以后,生产用水没了后顾之忧,小春作物的质量、产量也上去了,价格又卖得高,今年的小春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未来我家还准备扩大小春种植面积。”来凤溪村板房下组村民李松权说。

百年来,这个被缺水限制发展的彝族村落,从自发挖渠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到党和国家推动引水工程建设才圆了百年“盼水梦”,一次次的水利工程建设,让这片热土迸发出无限生机,当地群众过上了从“想吃饱”到“能吃好”,再到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幸福生活。截至2024年5月,来凤溪村小春经济作物总产值1500余万元,群众收入增幅明显,同时,在烟水工程覆盖区内,用水矛盾纠纷直线下降,今年以来,群众用水矛盾纠纷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