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头条

“小产业”链接“大市场”——

巍山庭院经济“多点开花”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6/13 09:09

□ 通讯员 陆向荣 张玉君

近年来,巍山县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发展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小项目”,力争让农村居民户户有事干、家家有产业,走出了一条小而精的群众增收新路子。

初夏时节,地处红河源头的永建镇西山村委会萝卜地村,房前屋后、路边塘埂,随处可见苍翠碧绿的竹林,将整个村庄点缀得格外美丽。“这些竹林除了美化村庄,还给村民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村民左玉伟说,萝卜地村民历来都有在农闲时节从事竹编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这门手艺。

走进左玉伟家,看似不起眼的农家庭院内,摆放着造型精美的茶桌、竹提篮、水果篮、花篮等竹编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几名村民正忙着编织篾桌。“几天前刚接到了弥渡县餐饮美食协会150张篾桌的订单,这些天大家都在赶工呢!”左玉伟说。2022年10月,在西山村党总支的支持下,左玉伟成立了巍山县左氏竹编工艺合作社,50余户群众开启了“抱团发展”的路子,如今,从事竹编的村民月收入平均在5000元左右,最高的达12000多元,萝卜地村成了巍山县名副其实的竹编第一村。

小庭院蕴藏着乡村振兴大潜力。像萝卜地村一样,开发庭院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的乡村,在巍山县随处可见。近年来,巍山县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因产业制宜,探索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庭院种养业+乡村旅游+农户”“民族文化+传统工艺+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庭院经济。

如今,庭院经济在巍山县各地“多点开花”。巍宝山乡翁家丫口村抓住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的机遇,全村39户村民有31户发展盆景栽培,在绿化美化居住环境的同时,年户均增收近2万元;在南诏镇贝忙村,村民唐家芬带头成立扎染扎花点,村里50多名留守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利用空闲时间扎花,每年能为家里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牛街乡格登村13户村民借助“格登酒”在市场上的名气发展家庭作坊酿酒,成立酒业公司并注册了商标,统一包装销售,年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

此外,巍山县还以“民族文化+传统工艺+农户”的庭院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服饰产业,以彝族服饰为主的刺绣产业年产值已达900多万元;借助巍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通过发展特色食品咸菜、蜜饯、面条加工等产业,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促进小吃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小吃年营业收入达11.04亿元。

为助力庭院小产业链接“大市场”,巍山县在积极扶持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坤元(巍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巍民族工艺厂等农业企业的同时,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641个,逐步形成市场带动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