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云视角】洱海畔 有群守护这捧碧波的人

作者: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4/06/13 17:32

  8年坚守之路,她手中握着一把铲,肩挑两个粪桶,挨家挨户收集牛粪,只为守护洱海这片蓝;

  18年科研之路,他们跨越千里把实验室搬到了洱海边,探索湖泊保护治理新路径,努力让洱海重现昔日的清澈与美丽;

  35年守护之路,从“不理解”到全心全意地守护,他们风雨无阻挺在洱海保护的最一线,只愿“母亲湖”早日变得像儿时那样清澈。

  苍山下,洱海畔,岁岁年年,有这样一群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只为这捧碧波永远荡漾在蓝天白云下。


守护这片蓝的“收粪姐”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乡间小道上又悄然出现了那抹熟悉的身影。身着简朴的蓝色工作服,头戴遮阳帽,脚踏三轮车,手中握着一把铲子,肩上挑着两个粪桶,开始挨家挨户收集牛粪。

  她便是李春喜,大理洱海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废弃物收集部凤羽收集站唯一的女性畜禽粪便收集员,也是全国2024年“最美职工”获得者。

  李春喜是一位普通的白族农村妇女,丈夫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就扛起了儿子的日常教育管理。2016年,她偶然在路边看到了大理洱海生物公司凤羽镇招收畜禽粪便收集员的公告,由于需要供养两个儿子念书,家中资金常年周转不开,为了补贴家用,她便第一个报了名。在洱源县凤羽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她成为一名专业的畜禽粪便收集员,肩负起了上寺村126户每日的牛粪收集工作。

  李春喜没想到的是,禽畜粪便收集工作并不轻松,她需要面对刺鼻的气味、繁重的体力活以及不时传来的误解和偏见。刚开始工作时,她虽然戴着口罩干活,但气味依旧难掩,一日劳作下来饭也吃不下,加上每日需要肩挑手提,将多达两百余桶的畜禽粪便一一搬运至收集站,到了夜晚浑身就疼痛难忍无法入眠。

  起初的困难让李春喜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也曾让她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生活的重担让她坚定了继续的决心,挺直了腰板继续投入到工作之中。久而久之,李春喜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感情,她深知,自己的工作虽然微不足道,但却能为洱海源头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八年的时间,2900多个日子,她每天迎着朝霞出门,披着月光归来,累计共收集畜禽粪便9450多吨,行程达21462多公里。为了方便工作,她将蓄了多年的长发剪去,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洱海源头的碧水蓝天。

  “把洱海保护好了,环境清秀了,我心里面就美美的,只能付出一点点力量我也要把这份工作干好。”每每谈及这份工作的意义,李春喜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虽然起初这份工作很脏很累,但如今看见村子变洁净了,水沟变清秀了,生活环境更美好了,自己无怨无悔。”

  8年来,既杂又累的工作“熬”走了最初的三十多个收集员,但李春喜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用勤劳的双手绘就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让家乡的碧水蓝天永驻人间。


实验室搬到了洱海边
 


  几天前,高英和同事又坐着船来到了熟悉又陌生的洱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她们开始了每周一次的例行水样采集工作,对分布在洱海水面的22条采样垂线进行上下两层水质采样,再对44个水样逐一进行13项指标分析。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实验室的一名检测员,高英的日常工作与这片湖泊紧密相连。2016年毕业的高英选择留在家乡洱海,至今已经在这片湖区工作8年,虽然对采样早已烂熟于心,但每一次的采样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因为她们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水质。

  采样结束后,高英会将水样进行分析。从简单的水温、pH值检测,到复杂的总氮、总磷等指标的测定,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细致入微。她深知,这些数据对于洱海的保护至关重要,是制定科学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

  洱海,作为大理的“母亲湖”,曾在1996年和2003年两次爆发全湖性蓝藻,水质严重下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代“治水人”孔海南教授于2003年将土壤净化槽技术带到大理,应用于洱海,开启了洱海保护治理的新篇章。

  2006年,洱海保护被纳入了“十一五”国家水专项范畴,国家专门设置“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自2006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洱海项目科研团队扎根大理,开始了二十年如一日的洱海保护治理研究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就是这群洱海守护者的领军人物,跨越千里,从上海来到云南,将实验室搬到了洱海边。

  面对洱海透明度下降、浅水植被减少、蓝藻过度繁殖等问题,王欣泽带领团队,对洱海的水质、藻类、鱼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洱海在经过一系列截污治污工程后,污染已大幅削减,总磷浓度有所下降,湖泊透明度数值逐年上升。如今,水质的改善、生态的恢复,都让人们看到了洱海向好的希望。”王欣泽欣喜地说道。

  水质改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王欣泽表示,如何确保洱海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仍是核心工作,研究院也正密切关注水质、藻类、鱼类及浮游动物等变化,为湖泊保护治理探索新路径。

  “洱海保护需专业队伍全身心投入,环境保护是社会全民参与的过程,涉及农业、工业等多领域。”王欣泽希望通过研究院等平台,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加入到洱海保护的行列中来。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洱海重现昔日的清澈与美丽,为云南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我们不保护谁来保护
 


  洱海之滨,藏着一个浪漫的小村——龙龛古渡,旧时停靠船只的渡口,如今成为爱意与心意交汇的告白之地,是游客的打卡胜地,是村民茶余饭后的小乐园,也是龙龛村美丽景色中的一笔。

  漫步在龙龛村,一座座黛瓦白墙的小院点缀于苍山洱海间,在微风中看那海菜花在水里自由自在地跳舞,不远处的水杉静静地诉说它的故事,身边不少的游客来了又来。

  这样一份闲适和浪漫好似和不远处打捞水草的张社能毫无关系,却又息息相关。

  早上8点,从梅溪到龙溪,张社能终于巡视完9.6公里的海岸线,于下午6点回到龙龛古渡处理今天从洱海打捞回来的水草、干毛藻等近12吨。“干毛藻如果不及时清理,会绞死其他水生植物,只能人工打捞清除。”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镇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社能指着远处身穿红色马甲的洱海保护工作人员驾驶小船一点点打捞着。

  洱海清,大理兴。

  忆起90年代,“靠海吃海”的大理,围海“建塘养鱼”是不少村民致富的金钥匙,从小邑庄到龙凤村陆续建起了300多亩的鱼塘。

  1993年,张社能也贷款了14万元,在瓦村滩地开挖14亩鱼塘,鱼塘刚发挥效益,心想再过两三年还完贷款,全家人就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2002年政府开始全面实施“三退三还”,张社能的鱼塘被纳入了清退范围,这对于要依靠鱼塘养家糊口的他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退塘还海部分每亩补偿价1800元,价格低,思想相当抵触,心想说什么也不退。”一开始,张社能很抵触,但是回想着1996年蓝藻爆发,泛着恶臭的洱海水不能饮用,深思熟虑之后开始做家里的工作,张社能说服自己的同时还做通了16户退塘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开口退塘完成任务。

  从最初的大理镇水保站,后来到镇洱海管理所,35年来,“洱海卫士”张社能从没离开过这片海。

  “我从小生长在洱海边,对洱海有很深的感情,看到洱海环境恶化,心里不是滋味。洱海保护这件事情,不能是被要求了我们才去保护,而应该是主动去保护,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保护谁来保护,我们不上谁上。”今年虽然已经60岁的张社能,依然风雨无阻挺在洱海保护的最一线。“希望‘母亲湖’能够早日变得像儿时那样清澈。”

  策划:杨萍

  记者:杨萍 实习生 张诗涵 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