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文化中国行】用精湛技艺守护文化遗产

作者: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4/07/15 15:46

 2019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云南省博物馆火了起来。节目现场,云南省博物馆推荐的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银鎏金嵌珠金翅鸟立像、聂耳小提琴3件文物,不仅讲述了云南国宝的前世今生,还解读了流淌在华夏民族血脉中的基因密码,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云南省博物馆作为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兼具收藏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作用,带动着全省博物馆进行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研究和展示。近些年来,省博物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成效斐然,亮点迭出。

 
现代科技助力 让珍品再现光芒
 

  在省博物馆,提起文化遗产保护,就不能不提“文物医生”团队。自2005年成立以来,这个团队一直负责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技术保护与修复工作,多年来,不断更新分析检测及保护技术,实现文物微量或无损检测分析,延长文物寿命,保留文物真实信息。

  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实验室,是“文物医生”们为文物“把脉问诊”的第一站。

  显示屏上,青铜残件的局部成了放大、立体和清晰的图像,一名“文物医生”正在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观察一件年代不详的青铜枕残件:“我们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件文物锈蚀的程度和状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区分有害锈和无害锈,移除有害锈来保证它的寿命和安全。”

云南省博物馆 记者 杨峥 实习生 陈聪 摄

  据介绍,有害锈呈疏松粉末状,通常是绿色,俗称“粉状锈”,一旦产生且没有及时清除,就会传染和蔓延,给文物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蚀,因而有害锈也被称作“青铜病”。想要准确诊断“青铜病”,“文物医生”们就得借助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这双“火眼金睛”。这套系统通过对显微镜头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分层照相,并三维重建,最终融合成超大景深的清晰图像。

  除了青铜器,超景深显微镜还可以用于古字画、壁画、陶瓷、织物等文物的分析,它不仅能让样品的加工痕迹、表面形貌一目了然,还能进行平面或三维的测量。在这件青铜枕残件上,“文物医生”就观察到了一些潜伏着风险的小孔,这将为后续修复提供参考。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记者 杨峥 实习生 陈聪 摄

  省博物馆汇聚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和艺术各方面的文物精品,包括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帖、邮票及各类工艺品等,展现了云南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保护和传承着云南宝贵的文化精髓。根据文物保护修复实际工作需求,省博物馆新馆对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修复场所面积由原来的400平方米增加至约1000平方米,对实验室功能进行详细划分,重新确定了文物保护实验室、文物消毒熏蒸室、无机文物保护修复室、有机文物保护修复室及书画装裱室。工作室配置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金相显微镜、造纸纤维测量仪、纸张厚度仪、光泽度仪、白度测定仪、微电脑撕裂度测定仪、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设备等专业设备。文物保护中心运用现代分析检测仪器,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分析,诊断文物病害,制定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指导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减少非必要的人为干预,最大限度地保留器物的历史信息,为后续的科学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孩子们在云南省博物馆参观 记者 杨峥 摄

  近些年来,省博物馆在继承发扬传统保护修复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文物种类、文物病害,确定差异化保护修复技术,采用现代的新方法、新技术,对文物进行科学、全面、有效的保护修复。先后完成馆藏金属文物251件、佛教文物6件、陶器18件、木雕2件、化石2件、骨器1件、民族文物15件等的保护修复;181幅装裱新画、拓片,1205件有机质文物的消毒杀虫;372件文物病害图绘制,630件青铜文物的无损分析检测,25个纸质样品的纸张纤维检测分析及分析报告编制。完成其他单位委托的179件金属文物的保护修复、19件新字画装裱、549件字画、书札手稿文物的修复、232件有机质地文物的消毒杀虫,232件文物复仿制品和65件文物礼品制作。

 
加强交流合作 推动博物馆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合理、修复材料选择适宜、文物价值研究充分、整体修复效果良好……2023年12月18日,由云南省文物局组织的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分两期,完成8件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这一项目的实施,是云南省首次开展珍贵纺织品文物本体保护修复,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重要实践。

  该项目是在馆校共建运行机制下开展的一次重要合作。2022年1月,云南省博物馆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建设成立民族服饰保护与研究联合工作站,旨在发挥云南省博物馆对外展示云南历史传统文化的窗口功能,并促进北京服装学院相关科研成果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方面得到有效转化。本项目涉及的8件纺织品文物,是省博物馆重要的少数民族珍贵文物藏品,主要来自傣族、彝族及壮族3个少数民族,纺织品均有大量金属装饰物,织绣工艺极富民族特色,是研究区域民族史、边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修复团队借助现代仪器设备,采取相适应的方法妥善保护修复了这批珍贵文物,进而延长文物寿命,增加文物强度,使其达到安全展陈、易于保管的目标。

  在满足本馆及云南省各地文物保护修复需求的基础上,省博物馆还积极为周边省、市文博单位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知名博物馆、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与战略对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期在人才、技术、资源、项目等各领域深耕合作、互惠共赢,推动形成博物馆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飞

 

斑铜制作 记者 侯婷婷 摄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振翅欲飞的孔雀、憨态可掬的大象、清新淡雅的兰花……在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掐丝珐琅彩画第六代传承人邓璧玲手中,掐丝珐琅彩画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技艺与审美,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掐丝珐琅技艺在整个传承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演变,现在仍然与时俱进。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将云南的文化、民族民俗、地标、动植物都融入作品中,持续的创新也让我们的作品广受国内外市场欢迎。”邓璧玲说。

以邓璧玲为代表的一大批非遗传承人,正不断积累非遗保护的云南经验,讲述着多彩的云南非遗故事。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文化多样性最为典型的省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云南非遗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目前,全省共有“格萨(斯)尔”“傣族剪纸”“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务院公布云南省127项(涉及14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政府公布686项(涉及1031个保护单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州市政府公布3015项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县(市、区)政府公布7766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云南省有125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6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21名;各州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3568名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12563名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迪庆、大理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物和非遗是云南重要的文化资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始终把非遗保护传承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通过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我省非遗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去年开始,省级财政开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经费。同时,省文旅厅通过推荐评审,适时增加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另外,非遗在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例如,建水县利用当地传统紫陶制作资源优势,发展紫陶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紫陶文化产业园区,紫陶成为我省具有较高标识度的特色文化产品和地域文化名片。

在非遗保护传承中,我省始终坚持“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守正创新之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静介绍,坚持守正创新,要正确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守正”就是保护好传承好;“创新”就是要勇于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推进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工程、非遗保护振兴工程、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工程等“九大工程”的系统性保护工作布局。省非遗保护中心将更好发挥协同推进作用,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智慧库和实践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同时,推动非遗保护成果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让非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云报全媒体记者 侯婷婷

 
 

 

观察·非遗文化如何“+”

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需要更多文创产品走入日常生活,运用跨界、嫁接、整合等多种形式实现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云南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在此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创新转化。云南瓦猫是彼时民间立于房顶镇宅驱邪的“神兽”,曾经历过濒临消失的至暗时刻,在新老匠人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瓦猫形象应运而生,例如在昆明地铁4号线,取名为朵朵、喏喏、板扎、子弟的4只瓦猫组成的瓦猫家族成为4号线的专属IP。此外,一些具有本土特色及潜在商业价值、同时又能够承载历史文化的IP亟待孵化壮大,如亚洲象、红嘴鸥、澄江化石、禄丰恐龙、古滇国、徐霞客等。

做好跨界融合。傣族手工造纸、哈尼族刺绣、普洱茶渥堆发酵,乍看之下并无交集,但如果将傣纸做成普洱茶的外包装,再配上哈尼族传统刺绣礼盒,就实现了3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另一项非遗技艺傣族制陶选择与佤族织锦强强联合,只需在傣陶的颈部披上佤锦,就完成了创造性的华丽转身。源自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蓝续文创”开发了扎染高端定制系列——大理十二时辰,以钟表十二时辰的排列方式,设计出不同款式的时装与婚纱;来自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华润刺绣”开发的女士高定礼服,在传统民族元素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设计,并加盖了非遗传承人的专属印章,增加了产品的唯一性及文化附加值。

创新呈现方式。傣族剪纸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已有1500多年历史,近年来,从手工剪纸到金属剪纸,再到剪纸动画片,傣族剪纸演变出更为广泛的题材内容。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傣族剪纸被用来记录滇西抗战的历史瞬间,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傣族剪纸还被运用在剪纸动画短片《太阳之子——目瑙纵歌节的传说》中,用来讲述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由来。傣族剪纸与目瑙纵歌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傣族剪纸承载景颇族文化,实现了两个民族文化的融合表达。

国家级非遗腾冲皮影戏、滇剧、傣族章哈,近年来同样找到了创新表达的方式。

傣族章哈是傣族传统曲艺演唱形式,经过多年打磨,傣族章哈剧《乌莎巴罗》于2024年成功首演,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主创团队在传统章哈半遮面坐唱的基础上,以“唱演分离”的形式对章哈剧进行创新,并通过叙事体和代言体相结合的创作文本,进一步凸显出傣族舞蹈和傣族章哈说唱的特点;腾冲皮影戏除道具坚持传统制作外,还通过添加荧光,探索出一种脱离幕布的表演方式,在光线全黑情况下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滇剧则通过庭院剧形式进一步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伴奏乐队从幕后来到台前,华丽写意的“服饰道”刷新了年轻人对传统滇剧的刻板认知。

秦明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