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理论与实践

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7/18 09:49

□ 段学兵 李晓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笔者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期,各地要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营造良好科创环境、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充分转化科技效能,用“科技之光”照亮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因地制宜,科创环境在一线营造。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深刻认识打造优质人才生态、营造一流科创环境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在乡村振兴一线为人才的科研创造、成长发展、实现价值营造环境“沃土”。要结合本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在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上先谋一局、先行一步、先人一程,制定出台极具吸附力的人才政策,打造让科研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的制度环境,构建人才政策“强磁场”。要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研人才立足乡村、奉献“三农”,努力为地方形成和释放新质生产力奋勇担当,以科技创新之力助推乡村向数字化、精准化、智慧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聚焦模式创新,科技人才在一线培养。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要强化科技小院、专家(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落实“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万名人才兴万村”等政策,为科研人才、科创团队下沉乡村振兴一线牵线搭台。要坚持以夯实基础研究、打通创新渠道、强化应用转化为重点,用好科创平台,推动科技下乡、人才下沉,不断提升要素凝聚力、人才创新力、成果竞争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要激活科研团队、专家人才的“孵化”功能,采取专题培训、“师带徒”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乡村一线“孵育”更多各行各业各层次的“土专家”,培养一批批“带不走”的“行家里手”,为乡村振兴蓄好人才“活水池”。

注重成果应用,科技效能在一线转化。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乡村是科技人才展现才能、实现价值的大舞台,要善于激活人才新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引导人才在服务乡村中加大科研力度、进行技术革新、创新技术运用,将先进的理念、技术、经验、信息等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要激励科创人才走出实验室,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解决好乡村振兴一线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治理等难题,提升地方发展质效。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百姓增收致富中,让更多科技在泥土里扎根,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步伐更稳健,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作者单位:云龙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