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果菌王”出菇!这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科普背后,是云南对“吃菌自由”的无限追求

作者: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时间:2024/08/14 17:01

“你看,是不是像一朵花一样?”8月12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办公室内,正高级工程师赵琪一边展示出菇的“果菌王”,一边兴奋地询问记者。

赵琪展示出菇的“果菌王”

前不久,一颗长了蘑菇的苹果火遍全网,网友们亲切地称呼它为“果菌王”。从浙江到云南,引发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网络大科普热潮的“果菌王”跨越两千公里,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投身”科研事业。8月12日,从“果菌王”身上分离出来的菌株,生长出了新的子实体。

“果菌王”“开花”了

“果菌王”上长出的蘑菇,俗名白参,学名裂褶菌,在云南也常被称作八担柴,在陕西叫树花,在湖北叫鸡毛菌,在湖南叫鸡冠菌。它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

白参裂褶层层分明

收到“果菌王”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团队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7月8日,课题组通过分离、培养,获得了苹果白参纯菌种,并通过DNA序列,确定“果菌王”菌株就是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此外,研究团队还将该苹果腐烂部分、未腐烂部分、果核、子身体分别独立培养。比较、分析该苹果内不同部位裂褶菌菌丝生长情况。

随后,研究团队又将“果菌王”分离出来的不同部位的菌株回接到苹果、葡萄、梨、桃子、李子和芒果等水果上,看看“果菌王”是否就是对水果“情有独钟”。不仅如此,作为国内首个规模化进行食用菌航天育种的团队(129个物种、875份菌株),该团队正进行青藏高原白参、“太空白参”、“果菌王”和“蒜参蘑”等白参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研究。

“像花儿一样”的白参

如今,被分离出来的“果菌王”菌株,在云南“开花”了!

“它最开始就是个指甲盖的大小,到现在已经是拳头大了。你看,是不是像一朵花一样?”赵琪表示,分离出来的“果菌王”菌株,在出菇期间生长迅速,基本上是3天一个样。

白参出菇的不同阶段

整个培育过程需要20天左右,第一阶段叫“养菌”,就是让分离出来的菌株在恒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吸收营养;第二阶段叫“出菇”,就是将“吃饱”了的菌丝体挪到出菇房里“繁衍后代”,直到生长成熟可以采摘。“最终,以一朵花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赵琪说,被回接到云南本地苹果上的“果菌王”菌株,白色的菌丝目前正在生长,过一段时间还会再给大家分享。

网友寄送来的各种研究材料

网友提供的“种类丰富”“天南地北”的研究材料,展现了白参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也为课题组后续白参优良菌株选育,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我们可以更全面了解白参的生长偏好,为后期育种提供一个参考,比如不同风味的白参。同时,通过对菌株生长环境的多样性研究,也能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上提供相关建议。之后如果能顺利培育出新的白参菌种,还能为我们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的研究思路和参考。”赵琪表示,课题组将回寄一些培养出来的白参给网友,“让她尝尝自家苹果上长出来的蘑菇到底什么味道”。

白参出菇的不同阶段

从“限量”到“量产”

说到口味,其实,白参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栽培比野生要好吃的食用菌。“野生白参太韧、太柴,咬不动,而人工栽培的白参口感则比野生的好很多。”赵琪说。

人类现今丰饶的饮食文化,离不开千百年来对食材的驯化与持续改良。昔日那些自然野生、难以入口的食材,在农人精心培育和科学家的潜心钻研下,逐渐演变为了我们的餐饮日常,白参也是其中之一。

白参

众所周知,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事实上,还是“真菌王国”。云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类型,还滋养了多样而独特的真菌资源。“云南野生菌产业在资源、品质、环境和市场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赵琪告诉记者。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场菌飘香 云新闻资料图

大型真菌特别是野生食用菌、药用菌在云南山区经济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据统计,云南野生食用菌有900多种,占全世界食用菌物种数的30%,占全国食用菌物种数的90%。

在云南,每年采集、收购、加工、销售、出口野生食用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许多野生食用菌迄今尚不能人工栽培,过度采集、“连根刨”“一锅端”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野生菌分布区缩小、年产量有所下降。因此,对这些真菌应加以有效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

云南野生菌 黄兴能 摄

如何对真菌进行有效保护?科学而高效地利用好基因资源就是最有效的保护途径之一。

科研人员开展人工驯化、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创新,相关企业或合作社可利用这些优质菌株和科学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设施栽培、工厂化种植和林下种植。“真菌有了规模化栽培后,人们对此类自然资源的依赖就会减轻,野外过度采集行为也会减少。”赵琪说。

除了白参之外,另一个与赵琪缘分很深的物种羊肚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赵琪在羊肚菌栽培大棚中 供图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它表面呈黑绿色网状,为椭圆形,略似羊肚,故得名。羊肚菌菌肉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干品价格曾高达每千克2000元。

多年前,受经济利益驱使,野生羊肚菌被过度采集。1998年大学期间,赵琪第一次在科研中接触到了羊肚菌,自此,他与野生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潜心研究羊肚菌栽培技术,经历近二十年的努力,于2018年通过系列攻关,研制出了四季种植羊肚菌的新方法,为山区百姓提供了一条谋生路和一条致富路。

羊肚菌种植有生长周期短、劳动强度低、投资回报高等优点,在云南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云南种植羊肚菌的面积达3万余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左右。

羊肚菌栽培大棚 供图

上个月,羊肚菌产业又有好消息传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数家企业又申报了一个羊肚菌新品种“中科菌1号”,并取得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

羊肚菌 供图

羊肚菌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为羊肚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核心种源。正如赵琪所说:“育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经历一代代的选育,才能种出产量更高、更适宜菇农采摘,并且口感更好的蘑菇。这也正是我们科研人员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向着“吃菌自由”不断“奔跑”

每年夏季,“吃菌子”都能成为云南的流量担当,今年也不例外。在这一场舌尖上的狂欢中,不断有食用菌选育的好消息传来——

6月,保山市潞江镇丛岗村的榕树下长出了一朵一朵黑牛肝菌,有的甚至还是一窝一窝的。恰逢此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另外一个团队所撰写的专利“一种黑牛肝菌的野外种植方法”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黄佳聪 摄

7月,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罗文白蚁鸡枞菌保育仿野生种植基地内,今年的第一朵鸡枞破土而出。南华县白蚁与鸡枞菌共生巢的种苗培育技术和出菇管理技术,实现了鸡枞菌大规模全野生种植技术创新,探索了林-菌、牧草-菌、农-菌、纯菌等多种白蚁-鸡枞菌种植模式,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实行催菇,让破土的鸡枞菌能达到80%至90%的出菇率。

7月,经过多年攻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驯化选育出“云鸡枞1号”“云鸡枞3号”“云鸡枞4号”“云鸡枞5号”“黑皮鸡枞6号”5个可商业化栽培的长根菇新品种,其形态、口感、品质及食用方法与蚁巢伞属鸡枞菌相似,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及经济价值。随着这一市场热销菌类生产规模和产量的迅速提升,将有力助推云南人实现餐桌上的“鸡枞自由”。

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历时4年选育的 “中菌白金针1号”金针菇新品种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食用菌新品种鉴定。

南华野生菌交易中心核心区交付使用 白富杰 摄

8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出台的《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从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野生菌保育促繁和规范采集、野生菌经营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州辖区从事野生菌保护、培育、采集、经营、加工、利用等活动进行了规范。这是全国首个野生菌保护管理规范性文件。

……

不仅仅是白参和羊肚菌,驯化野生菌,全云南都在努力,向着“吃菌自由”不断“奔跑”。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张海燕 黄佳伦

记者:王熠

摄影:沈星(实习)

审核: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