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风可能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改文风不能乱改语言。
笔者因从事文字工作,经常看到三类不好好说话的文章。一类是“数字化”提炼,比如“三个聚焦”“三个全面”“三个意识”“四措并举”“四个有度”“四强四抓”“五个抓实”“六个一”“七劲”。另一类是滥用双关,比如年轻干部要当“黄蜡钉”、驻村干部的“卡路里”、争做“土特产”式干部。还有一类是硬造概念,比如学做“办公设备”型组工干部、植“三木”于心田。
这些语言文字看似言简意赅,甚至被赞总结有方,实则问题颇多。其一,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比如“三个聚焦”“四措并举”“五个抓实”“六个一”“七劲”,若不认真看正文,根本看不出这些数字指代什么,言是简了但意不赅。其二,以假乱真、扰乱视听。比如前面提到的“三个全面”“三个意识”,说的是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全面动员发动群众、全面开展作风整治以及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实干意识,但难免让人联想到权威政治术语“四个全面”“四个意识”,有以假乱真之嫌、扰乱视听之弊。其三,牵强附会、不伦不类。比如前面提到的“卡路里”说的是系牢思想“卡扣”、明晰发展“路径”、完善自身“里子”,“黄蜡钉”是指黄牛、蜡烛、钉子,“土特产”是说讲好土话、挖掘特色、推动产业发展,难辨语义双关还是谐音双关,也不见得含蓄和幽默。其四,滞涩拗口、诘屈聱牙。比如“‘办公设备’型组工干部”说的是复印机型的“廉洁文化”吸纳者、订书机型的“破冰改革”先驱者、传真机型的“清风正气”传播者,植“三木”说的是植“信念榕”“奋斗槐”“廉洁梅”,读来尽是别扭。
可以想见,提炼个“一二三”,制造几个新词,本是想夺人眼球、脱颖而出。但这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语言,以假乱真、扰乱视听的语言,牵强附会、不伦不类的语言,滞涩拗口、诘屈聱牙的语言,是正常的语言吗?这种挖空心思、刻意雕琢、玩文字游戏的文风,是好的文风吗?
当然,并非完全不能“数字化”提炼,但不论什么领域、什么工作,动辄“三个聚焦”“四措并举”,就重复老套了。同时,也不是不能使用双关语,但用好了可以成就经典,用不好或硬玩“谐音梗”则会弄巧成拙。至于硬造概念,只会令人反感、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