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楚雄彝绣即将“邂逅”北京钟鼓楼

作者: 来源:楚雄日报 时间:2024/10/09 17:28

千年彝绣,方寸见天地。飞翔的鸟、盛放的花、翩跹的蝶……彝族姑娘们拈针引线,在织物上刺缀绘绣,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设计师巧妙搭配,让“绣在布上的艺术”融入“穿在身上的历史”,一件件精美的服饰令人赏心悦目。第二届楚雄时装周品牌发布会专场秀刚刚谢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千年彝绣秀北京”就蓄势待发,楚雄彝绣又一次起航,续写“指尖新传奇”。

始于深闺,文化瑰宝璀璨夺目

楚雄彝族服饰有着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熠熠生辉。“延续了彝族的生活哲学,把彝族的审美、构图、色彩和彝绣故事融会贯通,通过服装的载体呈现出来。”在第二届楚雄时装周上,14套“晨暮”系列礼服精彩亮相,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樊志勇表示,要将这些礼服带到更大的舞台,把优秀的彝绣文化、彝族故事和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向世界展示出去。

根深花繁,生生不息。楚雄州成立由州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制定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技术标准,成立全国首个彝绣现代产业学院,编制发布全国首个手工业发展指数“新华·楚雄彝绣产业发展指数”……从历史走向未来,楚雄彝绣以文化为底色书写着千年非遗“指尖新传奇”。

成于产业,指尖经济活力四射

楚雄州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坚持变资源为经济、建园区促发展、以开放拓市场,深度融入全球刺绣品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持续打造彝绣产业链、供应链。“母亲传下来的针线活变成了钱,而且订单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好。”这几天,楚雄市八角镇绮罗香彝绣公司负责人王丽收到一个好消息,她们绣制的1000多件T恤衫以超出传统绣品1倍的价格顺利交付合作企业。

在楚雄,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彝绣实现了增收致富。2023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增加值2.75亿元,5.7万名绣工人均年增收2万元至4万元;2024年上半年,全州彝绣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增加值1.58亿元。千年彝绣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

强于传承,非遗新生美美与共

楚雄州不断加强彝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形成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穿在身上的非遗文化”采用老绣新作的元素,“步步生花”采用传统彝绣结合时尚元素的设计理念,“穿在身上的背布文化”坚持弘扬民族刺绣。“我们在第二届楚雄时装周上展示了三个主题的彝绣产品,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彝族刺绣,更好传承这一技艺,让彝绣走进生活、照亮生活。”武定花彝裳民族文化产业坊负责人李蕊吟介绍。

目前,全州命名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培育进入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名录174人。越来越多的人带着现代的审美,走近楚雄彝绣,推动千年非遗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来源:楚雄日报(杨臻)

云新闻-石榴红编辑:黄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