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风行风热线 话题 10月9日,中共洱源县委常委、洱源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李新奇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洱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交流。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洱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新奇介绍了洱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洱源县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发展定位,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三部曲”,以“八大攻坚战”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主要抓手,以高水平源头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深化“保护提质年、产业攻坚年、项目突破年、作风提升年”行动,全县经济发展呈现触底回升、总体平稳、持续复苏的良好态势,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重点抓实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经济,县域经济企稳向好。按照“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和“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措施清单,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措施、精准施策。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27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2023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55.4%,增速排名全州第1位。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引进州外到位资金等指标排名全州前列。
二是坚定不移抓项目,项目攻坚有力有效。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项目突破年”行动,全年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13.69亿元的128个重大项目,通过县级领导挂钩、督查通报考核等制度落实,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国债等支持领域,谋划储备环保、能源、文旅、农业农村“四大类”项目105个,全力做好向上汇报争取。年内累计争取到各级项目资金3.32亿元。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高于全州1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9.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州第4位、全省第36位。
三是凝心聚力抓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开展“产业攻坚年”行动,聚焦“建设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发展定位,全力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大理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完成建设,“宏福柿”番茄实现入园定植。洱源县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深入推进“温泉康旅胜地”建设,融源温泉酒店等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加快建设,以艺术家第二居所为代表的凤羽旅居业态初具雏形,在旅居业态培育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创出了一批新模式。持续壮大工业经济,溪灯坪金矿一期、帝亚吉欧洱源威士忌酒厂工业区等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总装机42.5万kW的骑龙山等8个光伏电站项目列入云南省2024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列入项目数量居全州第1位。
四是突出重点抓园区,园区发展持续加快。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三大经济”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园区振兴三年行动和园区攻坚专项行动,完成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云南洱源产业园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机构人员配齐配强,产业园区实现了优化提升,构建起了“一园三片”和“两主两辅”的发展格局。天秀公司核桃、夏威夷果及梅干系列产品生产项目、良禾种业种子加工中心等园区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增长后劲持续增强。
农业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近年来,洱源县在洱海保护治理方面树牢了源头意识、扛实了源头责任、展现了源头担当、作出了源头贡献,为洱海“母亲湖”注入了源头活水。洱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相全介绍了洱源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高水平源头保护治理中闯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农业发展之路的具体做法。
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种植效益。一是挖掘传统产业潜力提升产品产值。大力推广蚕豆鲜食品种,流域6乡镇蚕豆种植面积稳定在9万多亩,实现亩均增加收入800元左右。二是发展增加玉米制种、马铃薯制种等高附加值的粮食作物,2024年全县玉米制种面积达1.8万亩,亩均产值比籽粒玉米增加2000元以上。三是适度发展梅子、烤烟、贡菜、海菜花、紫玉萝等环境友好型经济作物,遍及全县9个乡镇、73个村(居)委会。
推行规模化养殖,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一是在洱海流域发展奶牛规模化养殖,拓展牛乳加工销售渠道。二是在山区半山区大力发展肉牛、生猪等。2023年肉牛存栏2.96万头,生猪存栏9.02万头。2023年畜牧业总产值28.44亿元。三是依托大理洱海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在洱海流域年收集畜禽粪便6万吨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北京宏福集团、上海农夫果园、北京花木、深圳百果园集团、江苏益海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上海蔬菜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绿色有机水稻、水果、海菜、红薯、食用及观赏花卉等农业产业。其中,北京花木公司云南分公司近三年以来累计销售收入2852万元,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年吸纳务工4万余人次,年均支付劳务费400余万元。洱源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24年8月定植,预计年生产番茄1.5万吨,产值约3.15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
抓实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一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培育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47个、家庭农场1025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9万多户。累计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71个,覆盖全县粮食、水果、乳畜业等主导产业。二是发展乡村产业,助力脱贫成果巩固。2023年,全县争取衔接资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共扶持经营主体32家,直接带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2500户,带动90个行政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5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经营主体、脱贫人口和村集体三方共赢。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1413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2%。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洱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文婷介绍了洱源县通过搭建供需平台、强化就业帮扶、落实落细就业政策等措施,千方百计“稳就业”“保就业”所做的工作。
加强就业帮扶,抓实转移输出保就业。按照“稳存量、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的工作思路,聚焦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抓实务工人员“大稳岗”、返乡人员“大监测”、岗位信息“大推送”、转移就业“大输送”活动,坚决稳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盘,实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稳中有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24年以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5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3.08万人。
聚焦产业发展,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按照“培训促就业、强技助增收”的思路,聚焦洱源梅果、花卉种植、高原特色农业、温泉康养、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采取定岗、订单、定向等多层次、多形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缓解就业结构矛盾、拓宽就业渠道。2024年以来,全县组织各类就业培训11179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38人次,通过培训让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慢慢从体能型转化为技能型,提高就业竞争力。
精准就业服务,推动重点群体稳就业。盯紧就业重点群体,强化岗位供给、高校毕业生“1311”服务等就业帮扶措施,落实落细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云岭创业贷”、吸纳就业奖补等政策,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形成了以1个县级零工市场为中心、9个乡镇零工驿站和11个就业服务网点为辐射的“1+9+1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就业服务。2024年以来,开展“百日行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23场次,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6批3.1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31人,全县扶持创业担保贷款159户,发放贷款4029万元,扶持“云岭创业贷”1户60万元。
强化产业带动,推进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就业帮扶车间带动一批、企业开发岗位带动一批、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带动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带动一批,力促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以来,农村劳动力县内就业6.23万人。
记者 赵丽花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9.9
收看方式:“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第五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