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十三朵,民族一家亲”
世居在西双版纳的傣、汉、哈尼等13个民族
以其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
为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增添了一抹色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非遗的视角
走进西双版纳
聆听一段段来自非遗好物的“自白”
了解和感受非遗的魅力
“我”是哈尼族服饰,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境内的各哈尼族村寨,是哈尼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我”以衣为书,用针线记录哈尼族服饰百年的风雨历史。
对哈尼族而言,身上穿着的衣服不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更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历史信仰的结晶。2009年8月,“我”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保护哈尼族服饰的新篇章。
哈尼族服饰取材于当地自产的棉花,以黑色为主色调的自织棉布进行结合制作,服饰包含了左衽上衣、对襟无领上衣、头饰、短百褶裙和银制品、羽毛、贝币、草杆皮、竹片等材料及佩饰。制作工艺也较为繁琐复杂,需要二十多道工艺流程才能制作完成,制作工艺独特、古朴典雅。针对不同的地区、年龄、性别和身份,有不同的款式,既是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射,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体现了哈尼族妇女和男性工匠的勤劳、智慧和高超精炼的制作技艺。
(图源:哈倪康帛非遗工坊)
哈尼族服饰不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还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风雨,社会变迁,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妇女,把祖先们迁徙时翻越的高山和淌过的江河,把做人的道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浓缩成图案绣在服装上,既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观点,更蕴藏了对祖先和历史的怀念,而花式图案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一个个深奥得难以诠译的密码。
(图源:告庄西双景)
(李舒琪 摄)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舒琪 整理
来源: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告庄西双景、哈倪康帛非遗工坊 图
责编 康莞悦
校对 徐俊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