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视频栏目《山海间 有答案》作为春城晚报着力打造的原创内容产品栏目,自2023年10月31日第一期《一朵画》刊发以来,一年时间内,相继完成了《柿子树下》《我是张飞》《我就是舞台》等17个优质的视频产品及系列图片、文字报道,立体表达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宣传“云南样样好”带来了显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这也是春城晚报在媒体融合探索中的重要突破,通过对中长类视频精益求精地策划制作,进一步将视频内容生产向专业化、精品化推动。
多元形态讲好云南故事
在媒体转型融合的背景下,春城晚报摄影记者主动入场,积极探索,拥抱变革。《山海间 有答案》从小人物的故事切入,用白描的手法拍摄,在传统新闻报道叙事的节奏、角度以及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图文报道,向文、图、视频立体组合报道的转型跨越,并形成了量化生产与传播。
栏目第一季相继推出的《柿子树下》《拖拉机乐手》《跑者》《见山》等八期报道,多场景拍摄,多维度思考,多角度讲述现实生活中小众人物的故事,思考人物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展现人物生活态度的同时,深度契合云南生活之美。进入2024年,栏目内容表达的多样性进一步体现。从最初纪录片产品表达形式,到视频非虚构表达,再到融合先锋艺术实验短片,呈现出内容质量高、形式多样化、技术专业化、传播多元化等特点。
第二季推出的《我是张飞》《香是什么》《是与否的声音》《我就是舞台》《寻找那条鱼》等具有独特表达的视频、图片、报纸立体产品,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具有现场感和互动性的表达方式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加移动化、轻量化的传播方式,增强了栏目内容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受众参与性。
中国文化国际化表达
通过主流短视频平台,如视频号、抖音号、B站等创新传播形式,《山海间 有答案》极大地扩展了新闻产品的传播范围和触达边界。
昆明蓝花楹盛开之季,《是与否的声音》聚焦昆明青年艺术家张思雨,在她的画笔下,蓝花楹从耳朵里生长,在无数个空间生长,发出关于是与否的声音。不仅体现记者个人对蓝花楹的思考,也体现了春城晚报对春城的思考,该视频作品被昆明学院列为视觉传达教学案例。
《我是张飞》聚焦阳宗海的非遗关索戏,通过讲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如文和小孙子周昊间的日常点滴,展现传统文化无限魅力的同时,也关注到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视频一经播发,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与好评——“把关索戏拍活了”“希望每个角色都传承下去”“活着的张飞,活着的关索戏”“初看,拍得真绝;再看春城晚报,这转型,服了”……网友关于关索戏的评论和探讨纷至沓来,让这个古老的戏种又重新回到更多人的视野中。此外,5月3日《中国日报》海外版约稿整版刊发图文内容,地方媒体内容在立体传播中实现了国际化表达。
栏目创建一年,精品频出,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这不仅体现了春城晚报采编人员在融媒体时代的融合转型中,将视频作为新动力和新方向上做出的探索与努力,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春城晚报全面入局视频内容生产,驱动短视频向主流化、专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
《山海间 有答案》17期内容简介
1、《一朵画》
在工作室参照网络图片画一朵见手青着色失败后,李茂林决定去山林间寻找画野生菌的灵感。
西山林场百花山,松林茂密,阳光穿透树林洒落在林间。松针翠绿透亮,红色的、黄色的树叶点缀在林间。
眼前的景色让进山采风的李茂林长舒一口气。回归自然,李茂林盘坐在山林间的空地上,拿出小巧的绘画工具,一朵鲜嫩的野生菌在他的画笔下缓缓流出……
2、《90后新农人:当你拥有一个农场》
肖瑞熙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他说:“围城现象就是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城外面的人想进来……心生向往和真真实实做事还是不一样。”就这样,他一干就是十年……
3、《柿子树下》
朝九晚五的京城程序员,摇身一变成为大墨雨村的木匠,这并不在蹭蹭的人生计划列表中。
但他觉得这一路走来,倒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心是自由的”。蹭蹭说,远离城市,有个农家小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他从小就憧憬的生活。
4、《拖拉机乐手》
“音乐是一种生活。”这句话,用在47岁的李丽坤身上再合适不过。
李丽坤是西山区团结街道龙潭社区大河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开拖拉机和装载机是他的主业。每天,他的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这里的活还没干完,下一个活又来了。
不管有多忙,音乐总会见缝插针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5、《花田日记》
南京人仲夏,小时候便梦想拥有自己的花园。这些年,仲夏在大墨雨村与玉溪市江川区的鲜切花种植基地之间来回奔波。
仲夏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但却需要鲜切花种植基地里那一朵又一朵种植出来的玫瑰花,来支撑他去追求那样的生活。
6、《SEVEN 快跑》
脚踩泥土和落叶、听风吹树叶、阳光铺满全身。两公里的爬坡热身后,浦戈文呼吸轻盈、步伐矫健。陪着他热身的Seven,则略显疲态,步履蹒跚地跟在浦戈文后面。
作为国内越野跑业余选手圈内的大佬,这些年,国内的赛事浦戈文大多数跑过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看遍了国内的山川河海。国外阿尔卑斯山的25座山头,他也跑了几遍了。
这两年,浦戈文每天都会到西山去跑,看西山的日出日落。“当看尽世间繁华,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原点。”日落时分,晚风清凉,一人一狗,远处是霓虹灯闪烁的城市。
7、《阿飞的园子》
“我们在想什么呢,好像什么都没有想。生活在自然中,回归到自然中,才能获得平静快乐,支撑我们在清贫的生活中走下去。”在昆明郊区生活九年后,阿飞与园子坦言,离开广州、佛山,远离大城市嘈杂的生活、机械的生活,回归农村生活,才是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
8、《雕一片叶》
皮雕师狼歌坐在摆满工具的工作台前,认真而专注。工作室的展示架上,摆满了他做的皮雕艺术品及皮雕装饰的手提包、工装鞋等。
这天狼歌比照着一片上午刚捡回的银杏叶,经过画图、拓印、雕刻、染色、缝制等一道道工序后,一片栩栩如生的“银杏叶”便出现在了工作台上的皮子上。
9、《见山》
“山不来见我,我就去见山。”这个远离城市的院落,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沙朗西村石岩箐村的半山腰。白墙灰瓦、极简风格的小院,与山林相融。
站在院落中央,可以望见对面的山,院内的梨树挂满橘色灯笼,随风摇曳;硕大的人工草坪绿意盎然;松枝、松果制作的篱笆则显得清新自然。整个小院,弥漫着宁静田园的生活气息,这些萦绕在袁启明心中多年的生活场景,终于在这里一一实现。
10、《攀》
垂直高度近30米、宽100米的自然岩壁,矗立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大墨雨村附近的山林里。黄褐色岩壁上,岩石粗粝,杂草枯黄。
在攀登教练蒋俊文眼里,自然岩壁,是他最喜欢的攀登胜地,也是锤炼身心的试炼场。“这块岩壁上,一共有23条攀爬线路,其中17条是我开发的。”蒋俊文俨然把岩壁当作自己的岩场。
11、《顺应 不完美的》
烟火的温度,市井的柔软,人间的四季,我们记录下每一缕平凡世界的色彩。驻足山川湖海,倾听内心回响,不再追赶时间,你的疑惑,山海之间,自有答案。
顺应不完美的自己,融入不完美的生活,也是《山海间 有答案》栏目组对生活的态度。
12、《我是张飞》
周如文,在云南特有的一种古老戏种——关索戏中,饰演张飞39年,人送外号“大老张”。
周昊,大老张的孙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同学们都叫他“小张飞”。
如今,曾经和周如文一起玩关索的老人,有的唱不动跳不动了,或者不再缺演出那一点钱的,也都不来玩了,很多年轻人像曾经的他一样,外出工作谋生。
年轻时困扰过自己的矛盾,又重新摆在了大老张和其他传承人面前。只不过,他们之前疑惑的是,如何生存;现在,他们更多思虑的是,如何传承和发展。
13、《香是什么》
2018年,“传统手工制香”项目被安宁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9年提升为昆明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在继承先辈制作工艺的同时,武健云不断摸索,研发出各具特色的焚烧类、涂抹类、佩戴类、民俗类、观赏类、熏煎类六大类、一百多个单品的天然手工香,其中有茶香、果香、桂花香、草木香、松柏香、玫瑰香等。
14、《是与否的声音》
蓝花楹盛开的季节,昆明在深蓝的色彩中绽放。居住在昆明的青年艺术家张思雨,在现实与虚幻中,察觉自己的身体正有蓝花楹生长。
在她的画笔下,蓝花楹从耳朵里生长,在无数个空间生长,并发出关于是与否的声音。
15、《我就是舞台》
6月初,在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创编的大型杂技轻喜剧《野象谷》中,29岁的昆明女孩唐艾鑫和25岁小伙练劲松搭档担任主演。
时长90分钟的杂技轻喜剧《野象谷》,已不是人们印象中单一展现“惊、险、奇”技巧的杂技了,而是以杂技艺术为基底,融合了歌剧、话剧、舞剧等艺术形式的传统杂技的进阶版本。
唐艾鑫已是一名参与了上千次演出、登上杂技舞台20年的老演员了,但她依然要在杂技行业的发展变化中,不断适应新的要求。面对变革的也不只是她,整个杂技行业和所有杂技演员,都要迎接不断出现的挑战。
16、《寻找那条鱼》
2023年,春娇学会了自由潜水,尽管不能潜入滇池,但春娇在抚仙湖里看到了高原湖泊的水中世界。
春娇说,回到水中,就像回到童年记忆的怀抱,温暖而包容。“真正开始下潜的那一刻,就像关闭了与世间连接的一道门,内心是放空的,日常的烦恼和焦虑显得微不足道。”她认为自由潜水的核心是“与自己在一起”,这样才能成为更有力量、更有生命力的人。
17、《山海间 有答案:一周年 我有一所房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开屏新闻记者 王云 资渔 翟剑 杜帆 高伟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