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周盛朝
永平县自今年5月份被列为省级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县以来,民政、残联、卫健、公安、红十字会等多部门共同合力,统筹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探索多方联动的救助体系,全面推广“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模式,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度更有温度。
80多岁高龄又患有疾病的北斗乡双河村徐申德、施玉英夫妇是民政部门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老人膝下虽有6个子女但都在外务工或在外生活,大部分时间没有人专门照护,两位老人的日常饮食起居很不方便。根据两位老人的实际情况,县、乡民政部门整合挂钩单位干部职工、志愿者、乡村医生、村组干部等多方资源实现救助服务事项“零距离”。由民政、村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定期上门开展清洁卫生、家务整理、理发、助浴、助行、探索关爱等多项综合服务,由乡村医生专门负责老人的日常医疗保障服务,让两位老人在多部门联动服务下能够正常生活,安度好晚年。“这些社会爱心组织、政府工作人员随时来走访我们、问候我们,就像儿女一样各方面都很照顾我们,在他们的贴心关怀下,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过得好了,很幸福。”徐申德老人由衷地感叹。“我们会一直关注这些特殊困难群体,依托社会救助‘物质+服务’项目实施和链接多方资源,给他们提供一些物质上、生活上、精神上的帮助,让特殊困难群体日常生活得到保障,能够平安健康过好每一天。”永平缘爱行动服务中心志愿者李婷婷表示。
今年来,永平县民政部门在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聚焦“老、小、残、困、弱”人员需求,按照“安全有人关注、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精神生活有人抚慰”的总体工作服务目标,以北斗乡北斗、双河、六米、栗树坪等8个村202户残疾人、老人、小孩、困难家庭为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完善“物质+服务”的社会救助方式。县、乡两级按照试点项目实施所规定的房屋清扫、理发服务、助浴服务等9项服务指标要求,首先进行入户评估,为每一名服务对象建立救助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在前期实地摸排、评估、服务的基础上,针对生活困难、医疗健康知识缺乏、身患疾病、安全意识差、个人卫生差等问题的服务对象,集聚多方力量,分层分类定期为服务对象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或多部门入村联合集中服务,实现困难家庭救助服务“零跑腿”,有效解决服务对象的诸多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医疗救护、普法、安全等知识讲座的集中举办和劳动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充分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一方面增强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认知能力,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另一方面让服务对象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使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人员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加收入,有效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他们经常来看望我们,看看我们的身体好不好,平时生活过得好不好,手把手教我们一些劳动技能,帮助我们打扫卫生,给我们理发、送给我们礼物等等,在他们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树立起信心,也学会了一些劳动技能,生活逐步过得好起来了。”北斗乡栗树坪村村民莽利菊高兴地说。
下一步,永平县将持续聚焦辖区“老、小、残、困、弱”特殊群众,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以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全力营造大救助服务合力,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主动、主体更加多元、对象更加精准、服务更有温度,全面深入推进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使全县特殊困难群体得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