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0年06月10日

“三好干部”炼成记

——脱贫攻坚好故事系列报道之五

□ 本报记者 杨艳玲

在祥云县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五朵金花”被大家津津乐道,他们是“数据分析活电脑”安娜、“精准核算指路人”周智梅、“一户一档出精品”的张英、“政策解读专家”邹静、“为扶贫舍小家”的李学秀。遇上档案难找、数据难查、收入不准、政策不清……找扶贫“五朵金花”都能一一化解,她们用过硬的素质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她们也是祥云县围绕“领导干部当行家、扶贫干部做专家”所培养出来的“三好干部”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祥云县委、县政府以“强化干部扶贫素质、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为抓手,树立“领导干部当行家、扶贫干部做专家”的理念,着力培养“行家型”领导、“专家型”干部,通过努力,一批批“学习好、有思想,专业好、有担当,成绩好、有作为”的“三好干部”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座城”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

学习好 有思想

2012年6月,祥云县被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属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3个贫困乡、64个贫困村。

面对难题,祥云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层层落实《脱贫摘帽政治生命责任状》,筑牢“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的责任体系,以培养“学习好、有思想”的干部队伍为抓手,把脱贫攻坚政策的学习掌握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带领全县干部坚持边学边思边悟,深入钻研政策,打造了一批知政策、学政策、懂政策、会用政策的“政策通”。

2019年,全县举办培训班9期,集中培训党员干部4924名。760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深入联系乡镇或挂包村(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党课856次,四十多万群众聆听宣讲。在全县范围内采取“逢学必考”“逢会必考”的方式,各级干部和驻村队员逐渐变成了懂政策、有技术、熟悉业务的“行家”和骨干力量。通过塑造“学习型、专业型”队伍,培养了一支学习好、有思想、求实效的扶贫队伍,大家齐心协力,“跳起来摘桃子”,跑出了脱贫攻坚“加速度”。

专业好 有担当

祥云县积极构建“大扶贫”思想格局,形成“以脱贫摘帽为目的,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的扶贫工作共识,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行业干部、扶贫系统干部、挂钩帮扶干部、村(社区)干部”5类群体,结合工作实际,讲政策、教法子、指路子,培育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铁军”,使扶贫干部成为精通政策的“活字典”,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同时,祥云县把中心工作与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高度结合,凝聚扶贫、民政、人社等县级行业部门的力量,实现了领导干部从学员到讲师的转型、从行家到专家的升级,培养出一大批脱贫攻坚“行家能手”。

结合“领导干部居于少数,身处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实际,祥云县领导干部“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用坚韧不拔的工作意志、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担责的责任意识,带领一支支扶贫“专家”队伍,打好攻坚之战。各级各部门驻村帮扶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工作机制,省、州、县共134个单位、4415名干部职工挂包帮扶10个乡镇、136个行政村、8943户贫困户,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随着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办好,很快让一个个贫困村的“短板”变成“跳板”,实现“大翻身”,强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成绩好 有作为

祥云县以“守正”担当责任、“创新”破解难题、“转化”增强动能,通过亮晒成绩比作为,切实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和践行为民宗旨的坚定行动,所有扶贫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各展其才,拿出了较为亮眼的“战贫”成绩单。

2016年至2019年,祥云县安排用于产业扶贫的资金达25279.92万元。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多措并举稳就业,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发布岗位33557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286人。截至今年3月底,全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省外务工3129人、省内县外务工2294人、县内务工4277人,跨省点对点输送208人,构建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贫困户收入增加的“三赢”发展格局。

2017年,祥云县贫困乡、贫困村全面出列,2018年9月,祥云县经国务院第三方评估检查,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率先退出贫困县。截至2019年底,该县共实施危房改造21591户,保证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县农村38.5万人饮水安全有保障,努力实现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