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0年08月04日

从“老虎灶”到“煤气灶”的“炊具革命”

□ 罗武昌

从“老虎灶”到“煤气灶”,虽然相差仅两个字,然而燃料不同、使用方法不同、便捷程度不同,亲身感受就更不一样了。炊具从“老虎灶”“炉条灶”“马蹄灶”“蜂窝煤炉”“液化灶”“电磁炉”到“煤气灶”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一直使用“老虎灶”。厨房是用“土基”砌成的低矮“厦片房”,墙壁很厚很厚,俗称“二尺四墙”,墙上砌有方形墙洞,用于放置茶罐、罗锅、茶壶或盐罐等。土基是把木板钉成一个高宽各七寸、长一尺五的长方形模子,把土加水和成稀泥再拌上些草筋填入模子,用手压实后再蘸水抹平抹光,取下模子任其晒干而成,有点像没有烧制的生砖坯,是建房、砌灶和打围墙的主要材料。

“老虎灶”名副其实,有点像只蹲着的老虎:宽灶膛、大灶门,前头堆烧柴火的灶膛是老虎张着的大嘴,后头一根烟囱伸到屋外就像老虎竖着的尾巴。往往在靠墙一侧修建,底座为三旬土基高度,上面砌成“连体灶”,灶膛大小以铁锅而异,靠灶门安置一口较小的铁锅,用来蒸饭及炒菜;靠尾部放置一口大铁锅,用来煮猪食。灶膛至尾部的烟道和伸出屋外的烟囱相通,便于排烟。灶门下面是“火塘”,烧剩的柴火炭用来烧水、煮菜或取暖之用。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越穷越见鬼、越冷越刮风。”厨房没有玻璃窗,地板用原土夯实而成,“干天”打扫卫生常常弄得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天”呢,“厦片房”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什么盆呀、锅呀、碗呀、桶呀都得用来接雨水,否则非变成水塘不可。“老虎灶”灶膛大,十分浪费柴火,每天要烧两担柴,通风不好的厨房结满了又黑又硬的“烟茧”。到了雨季柴火潮湿,不易燃烧,做一餐饭要花费很长时间,烟熏火燎常常呛得人泪流满面……

“老虎灶”耗柴、集体茶所耗柴、集体瓦厂耗柴、常年烤火耗柴,砍柴便成了村民的头等大事,每年为烧柴要花费许多劳动力、消耗大量森林资源,导致风越来越大,粮食单产越来越低。随着大片森林的消失,“山荒”加剧了“粮荒”进程,造成了恶性循环。后来有人发明了“炉条灶”,将灶门一方底座挖开掏空,插入一块“炉条”外加一个火门,好让灶灰从炉条缝隙掉到灶洞里,达到“人要实心、火要空心”的目的,以便灶火烧得更旺。再后来,又有人在“炉条灶”基础上加装“马蹄”,加入水后可以边做饭边烧水,于是“马蹄灶”诞生……

如今,老家“老房子”早已变成了城里人眼中的“别墅”,就像“卡壳”的电影胶片一样在眼前闪现,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为提高生活质量,催生了灶具从“老虎灶”“炉条灶”“马蹄灶”“蜂窝煤炉”向“电磁炉”“液化灶”的转变。每一次“炊具革命”,灶体在减小,耗柴也在减少,是一次“节能减排”的全胜,不仅节约能源,还保护了生态环境。现在,农村几乎不烧柴了,只是节假日为了寻求“柴火鸡”的美味,偶尔破一下“戒”。液化气、电磁炉纷纷走进厨房,一个比一个先进,一个比一个富有时代特色,一日三餐轻松实现蒸煮煎炒,彻底告别了生火做饭的苦日子。做饭,不再是累赘,而成为一种享受。

曾经盛极一时的“老虎灶”,到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走向衰落,90年代后更是急剧减少,现在已经消失殆尽了。不仅如此,城市的小家也要“鸟枪换炮”了。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水网、路网、电网和天然气管道网一应俱全,原来大城市引以为傲的“煤气灶”,也要在小城市的小家里变成现实了。

说起往事,老母亲深有感触:“烟熏火燎,每做一顿饭,相当费时费力。每年农事一过,就要忙着上山砍柴、收松球……一年年不知为烧柴要花费多少劳动力,要烧掉多少木材!”炊具从烧柴的“老虎灶”到电器、煤气时代的跨越,正是“炊具革命”的一个小小缩影,一步步见证着人们奔向小康生活的点点滴滴。